第113节(3/4)
一直看不顺眼的小日子国的情况,可是不容乐观,他国的大企业主主要生产线就是数控机床。
这让金部长乐的嘎嘎的说道:“让你们骗我,活该活该!”
这就标志着海城机械总厂的产值并不能达到要求,机械厂的机械都磨出火星子了,也赶不出这么多的订单呀。
而且光刻机的出现,首都大学的计算机研究结束,已经出现了第一台计算机。
计算机也出现了编程,数控机床可以实验新一代,计算机控制多个数控机床。
在小周伟的计划书中,简单的介绍了计算机控制的数控机床。
有了设想就要付出实际行动,而方工最具有行动力,不怕困难,死磨烂磨,终于磨到咬合数控机床进行计算机的结合。
方工在新年的时候继续工作,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方大妈已经习惯了。
方大妈担心远在国外的女儿,只能把外孙子牧童接到身边照顾,因为在年底,牧童他爸也再婚了。
牧童也在瞬间长大,而且在被小周伟疯狂的气哭,决定好好学习了。
孩子的长大就在一瞬间,牧童觉得他还是学习吧,感觉处理各种复杂的事情,真的比不上学习简单。
海城机械总厂哪怕是大厂子,却有各种的生产线,不仅仅是生产数控机床。
一方有难,八方相助,更别提是一起赚外汇的好事情。
不少机械厂纷纷表示他们也可以帮忙,在标准的制定下,可以负责生产部分零件。
于是在过新年的时候,不少厂子里的工人都在加班加点的上班。
不过干活归干活,厂子里的效益上升,工人们的待遇提高,其实大家并没有觉得干活有什么不好。
‘只要钱和票到位,其实大家是可以的’
产值的提高,工人要求的数量也在提高,各地都有招工的潜质。
不少领导在经过勘察之后,决定再招收一批工人,而这批工人必须有知识,还接受过思想训练。
于是在68年之前,就下乡的第1批知青们,有一些知青在当地表现的不错,陆陆续续不少知青都接到了回城的通知。
这部分的老知青都哭了,有的人在当地已经结婚生子,而大部分的知青并没有认命。
自愿下乡的这部分知青大多都抗压能力。
其实真的有很多知青在农村成为劳动标兵,经过一两年的训练,干的农活不比村里人差。
而村里人也将这些知青看到眼中,上报给领导,这部分知青原来识字有知识并且在村子态度良好。
西南群山中,穷苦的山村中的知青们过着困难的生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