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节(1/2)
得了林知言考的不差的保证,校长这才勉强放了心。
林知言的目标十分明确,在估完分数,填写志愿的时候,直接选了首都外国语学院。
对这所素来有着‘外交官摇篮’美誉的大学,他可是期待已久。
因为林知言的帮助,小胖子张卫刚如今也颇有些脱胎换骨,这次考完估分并不低。
虽说首都顶尖的名校考不上,但稍差一些的大学,他还是能考上的。
经过跟父母商量,小胖子直接报了首都工业大学。
之后等待成绩出来的日子,林知言也没闲着,而是陪着身体修养的差不多的吴老师去了一趟沪市。
在沪市的进出口商品展览会上,吴老师作为官方返聘的外事人才,时常要跟各国人员打交道。
林知言则暂时充当吴老师助手,在他顾不过来的时候,帮着接待一些外国人员。
在服用了不少精灵果实后,林知言的语言天赋就已经提升了上来,对新语种的掌握极快。
不到半年时间,在重新跟吴老师学了一遍俄语和德语后,他还学了法语和日语。
虽然后两种远不如前两种说的流利,接待这些外商还是足够的。
而且在跟这些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他对几种外语也有了更一步的掌握,口语越发流利。
等到首都外国语学院的通知书寄到学校,吴老师也忙完了沪市展览会的事,带着林知言返回了桐城。
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果然如校长期待的那样,林知言直接考了全省第一。
分数出来的时候,其他高校招生办的人得知林知言明明是理科生,考了这么高的分数,竟然报考了首都外国语学院,而不是清北之类的理工科学校,还有些替他惋惜。
认为他既然有这么好的理科天赋,合该搞科研,为国做贡献才对。
外国语学院的招生老师怕生源被抢走,当即跟清北的招生老师呛了起来。
对于清北招生老师说的,他哪能接受。
搞科研的事为国做贡献,难道他们搞外交的就不是为国做贡献了?
想当初连总理都是外交部的呢。
林知言也听说了两边招生老师吵起来的事,心中挺无奈的。
原主在文理分科的时候,还没确定自己的理想,是直接选了理科。
而他确实也更擅长搞科研,可谁让原主的愿望是成为外交官呢,首都外国语学院才是他这辈子的理想绽放之地。
拿到通知书,距离各大高校开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
林知言还没在家里待上几天,就不得不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前往首都报道。
第90章在八零当外交官07
林知言收拾完行李,想到自己去首都上学后,家里就只剩下愈发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年少的妹妹,不免有些不放心。
他大哥林正平近来因为在村干部选举中落败,不仅没能选上大队长,就连原本的小队长职位都搞丢了,整个人看起来格外阴气沉沉。
谁知道等他走后,大哥会不会又闹出什么事儿。
针对选举落败的事儿,大哥对父母可是有不少埋怨。
认为都是父母将他分家出去,才让村民看不起他,都不愿意投他的票。
原主的其中一个心愿就是保护好父母和两个妹妹。
如果可以的话,林知言还真想将他们也都带去首都,近身看顾。
然而他现在还只是个没什么经济基础的穷学生,在首都也没个落脚地,把父母她们带过去,根本不现实。
况且林父在镇上邮政单位工作的好好的,总不能辞职不干。
两个妹妹也都在上学,真去了首都,他一时半会儿怕是不好给她们解决学籍的问题。
见小儿子这般不放心家里,林父在心里暖乎乎的同时,却让他安心的尽管走。
老大虽然因为村干部的选举落败,对他们两口子心生埋怨。
但只要他一日还在公家的单位上班,老大就舍不得跟他闹翻。
而且听人说老大这两天正被他新媳妇鼓动,打算去镇上摆摊。
等老大夫妻去了镇上,就更需要他这个招牌在,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得罪他这个当爹的。
得知大哥要去镇上摆摊卖东西了,林知言对此倒是不怎么惊讶。
毕竟不管是原文里,还是蔡珍珍重生前的那一世,大哥林正平都走上了经商的道路。
就是不知道,这辈子没了家中其他人的帮忙,也没了女主蔡珍珍的金手指给他打辅助,他还能不能走到一省首富的高度。
结合原文可以得知,蔡珍珍重生前的那一世,大哥林正平之所以能经商成功,这里头是有林家人很大功劳的。
林父早年部队积累下的人脉给了他,原主虽然体弱,但脑子聪明,同样给林正平指明了方向,两个妹妹长大后也帮了不少忙。
再加上受了蔡珍珍抛夫弃子,离婚回城的刺激,林大哥自己也有充足的奋斗动力。
后来又娶了个挺聪明勤快的媳妇,有了贤内助,各种因素叠加,这才有了林大哥最后的成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