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1/3)
林父将自行车骑得飞快,没多会儿就到了镇上。
林父是曾经参加过革命的退伍军人,还在镇上的单位上班,公安局的不少人都是认识他的。
听说林家小儿子差点被人害的溺了水,公安局的局长当即安排了一位办案经验丰富的老公安老周,让他带着前段时间因犯了错误,从市里调过来的年轻公安谢江堰一起过去。
一行三人赶到林场村河岸边的时候,就看到附近围了不少人,都是听到消息跑过来凑热闹的村民。
村民们这会儿围在一块儿议论纷纷,很是想不通,究竟是村里的哪个跟林祁安那小子这么过不去。
只是任他们如何猜测,也猜不出来是谁干的。
实在是林祁安以前从来没跟人结过怨。
那么个温和又聪明,却偏偏体弱的孩子,得多黑的心才忍心冲他下手。
听着村民的议论,老周将自行车扎好后,就去找林知言了解经过。
至于跟他一起过来的年轻公安谢江堰,则小心的走到了河岸边的坑洞旁。
谢江堰曾看过不少西方的办案书籍。
因为过于推崇书上的查案手法,在批评国内办案手段落后的时候,不巧被市局的领导听到了。
见他口无遮拦,领导认为他欠缺锻炼,就将他发配到高禹镇的乡镇公安局,让他到基层多积累些办案经验。
自觉因言获罪,遭到领导发配的谢江堰,自然是不服的。
不过为了证明自己学习的那些查案手法切实有用,他还是很认真的在高禹镇待了下来,期待能通过办案证明自己。
只是基层的小村镇能有什么大事儿,一般找到公安局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案子,一年到头都不一定能有一件事关人命的大案。
谁知谢江堰正这么想着,就听说高禹镇下辖的小村子里出了谋杀案。
虽说被害者幸运的没有死,但将此次案子定义为谋杀案,肯定是没有错的。
看着坑洞上那一层被人刻意铺上去,充当伪装的青草,谢江堰心中愈发的肯定。
因为受害者的踩踏,坑洞上的青草有些被破坏了,但这些无根的青草分明就是从其他地方拔下,被移过来的。
检查完坑洞和伪装后,谢江堰又在坑洞周围的草地上仔细查看了起来,想看看能不能寻找到线索。
老周在从林知言那里了解到经过后,又询问了村民,想要打听一下今日中午到出事的这段时间,有谁靠近过河岸。
见村民们纷纷摇头,老周不禁有些失望。
不过最近才刚收完麦子,村民们正是最疲累的时候,大热的中午几乎都在家休息,没人出来乱晃才是正常的。
蔡珍珍本来还有些担心。
担心会不会有人看到自己去过河岸边,而自己却没有发现,这会儿却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哪知她才刚要松口气,就听到那位年轻的公安兴奋的喊了老周,说是有新的发现。
谢江堰在岸边的草地上找了一会儿,果真被他在距离坑洞不远,发现了一处青草被拔掉的地方。
本来这还没什么,可让他惊喜的是,在那处被拔秃了的草地上,他还发现了一个脚印子。
老周听说谢江堰有了新发现,连忙走了过去。
等看清楚那个残留的脚印子大小,以及鞋底的形状,心里就有了个大概。
这样三十多码的脚印,不大可能是成年男性,也不可能是小孩子。
排除了这些,只要再一一对照剩下的人,想要找到幕后凶手还是很容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