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宣夜:东周 > 3. 午食亚饭时辰(上)

3. 午食亚饭时辰(上)(4/4)

目录

=================

(注1)膳堂:餐厅,用餐房间。

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出自《左传·昭公十二年》。意思酒像渑水、渑池一样多,肉堆在一起像丘陵一样高。

(注2)《礼记·乡饮酒义》:“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注3)爨(cuà

)室:爨(这个字比划真多)本义烧火做饭。《左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溷(hù

)室:厕所,溷污秽的意思。与圂通。《礼·少仪》君子不食圂腴。湢(bì)室:洗澡房。宋人高承《事物纪原》云:“高辛氏始造为湢,此沐浴之始也。”高辛氏帝喾(kù),中国人在氏族联盟时代就已经开始认真洗澡,清洁身体,中国人最早也最爱干净。

(注4)室内的四角(隅)都有专名:“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宧〔yi夷〕,东南隅谓之窔〔yao要〕。

《尔雅·释宫》四角中以奥为最尊(西南角),是室内祭祀之处。室内如有礼节性的活动,其座次也有明显的尊卑之分。室内座次以西边(面向东)为最尊,其次为坐北朝南,再次为坐南朝北,东边的位置最卑。主人艾沃坐东面西以示谦卑。客人索恒在西座最尊贵位置。

(注5)匜(yí)盥洗时舀水用器具,形状像瓢,前有流,后有鋬。水盘用来承接弃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怀嬴﹞奉匜沃盥”,水匜与水盘成对出现。“奉匜沃盥”是周代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黑陶水器河南博物馆展出文物极多,工艺精致。

(注6)絺(chī)巾捝手:细葛布的手巾搽干净手,絺:细葛布。《仪礼·乡饮酒礼》坐捝手,遂祭酒。

(注7)语出《诗经·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借用来说主人与宾客彼此之间关系密切。

(注8)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海之广矣,兄及弟矣。出自《诗经·斯干》,宽厚的兄长和知礼的贤弟,彼此情深义长亲密无间隔,宴席上的客套话,也是为表示情谊深厚,如现在的感情深一口闷。那个年代越是正式场合越要使用《诗经》中的言语。通过赋诗来进行外交上的来往,在春秋时期十分广泛,这使《诗经》在当时成了十分重要工具。

(注9)舞姬盥爵沃角,具有表演性,给王公大夫们观赏。

亲、友、朋、僚:亲是亲属亲戚,友是有血缘的族人,朋是交接的同辈无血缘,僚是同事、共事的人。四个字表示不同类型人际关系,周代区别很清楚,现在混在一起共用。

(注10)《诗经·小雅·瓠叶》叙写了周朝时贵族宴饮、宾主酬酢的情形。献、酢、酬是古时饮酒的一套礼节,即一献之礼,宾主各两爵而礼成。一献之礼,即古代飨(款待)士之礼,主人礼宾一度献酒称一献。《仪礼·士冠礼》记载:“及醴宾以一献之礼。”

(注11)饮酒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拜。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祭。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啐,最后仰杯而尽,卒爵。

(注12)“恒,初来未备上醴酢爵。”索恒没有自己带酒,所以说未备上醴。酢爵可用自己家产的酒让其它人品尝,在宴请中自己带酒也不失礼仪。

(注13)一献之礼,献、酢、酬,客人先饮一杯,主人饮一杯,两人同时饮酒一杯,一献之中每人饮酒两次,算两爵,酒爵往来共三次。前面说两爵而礼成,与文中三爵之礼不冲突,计算方式不同。

(注14)匕:取食物的勺。汉字中由“匕”组成的字多与取食的器具或人有关。

梜:筷,竹箸。《礼·曲礼》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

菹(zū),指腌菜。

醢(hǎi)是肉酱。两者不同。蜀方言中说咸,有发音“海”,醢字的古音遗存。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