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 第267章 人屠白起终消亡(2/4)
可偏偏,赵括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做了,还要立碑!
原因很简单,赵括已经在为下一场大战做着准备,当然也是为自己的复起做好准备。
此碑一立,虽无京观之貌,却又京观之效果。
从此之后,每个赵人都会自豪地记得,秦国的武安君长眠在上党之地,连带着数十万的秦军虎狼;
从此之后,每个秦人都会铭记,他们的武安君,有一般的身躯还在赵国的上党境内。让上党之战的伤痛时刻随着每个秦军。
甚至,每一个从界牌岭而回上党的人都会看到这块巨大的石碑,随即就会联想到上党之战,联想到惨败的秦国与用兵如神的赵括。
可以说,这块碑,就是将秦国的耻辱柱,也是赵国的功勋碑,更是他赵括的护身符。
此碑在,便是对秦军无敌之言最好的反驳,也是赵军,乃至山东六国反秦的信心所在。
当然了,凡是有利必有弊。
此碑也在无声中,便将秦、赵两国的关系降到了冰点,甚至此碑就是日后秦军进攻的灯塔所在,更会在日日夜夜中,无声地激励着无数的秦军将士奋勇杀敌,以雪前耻。
只是此碑一立,再想推倒可就难了,至少赵王即便想推掉却是很难了。不论是赵国内部,还是山东各国,都不会允许赵国认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