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诈降与火牛 挺旗向死而生(1/3)
话说海野幸纲一连两计得不到认同,暗叹诸人鼠目寸光、家业难保之余,还是端出第三条计策,道:
“吾等滋野三家乃是清和天皇之后,在信浓一地也小有薄名。源心殿下这几日可略略放缓守城力度,同时令一死士,密往武田军寨中下书,言‘平贺氏仗着胜过殿下数场,便颐指气使、藐视来援盟友,以致于各方逐渐不齐。加上守城多日、兵粮已尽,内外交困之下人心动摇。吾等滋野三家思慕左京大夫威名已久,若许小县郡安堵,则愿为内应,引武田军连夜入城’。”
“左京大夫虽有谋略,却是见重利则不惜身的投机者。连番不遂之下,得吾等诈降必然豪赌一把。”
“其若是全然中计、尽起主力亲至,便诱之入城,四门放火,外设伏兵。方是时,武田军虽有经天纬地之勇,入得吾等铁壁金瓯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安能得脱也?”
“其若是遣一偏师试探,阴结大军在城外埋伏接应,吾等也可将计就计,吞了其偏师后便佯攻其主阵,待其大军四起后再设计反打一波。”
平贺成赖听完海野幸纲的一番谋划,不禁抚掌大笑:
“海野殿下环环相扣,可谓是算无遗策。明明有此等鬼谋、破敌只在须臾之间,为何之前要频频作软弱之态,涨他人士气啊!哈哈哈哈!”
“诸位若无异议,便按照海野殿下的计策各自准备吧!”
“嗨!”
按着海野幸纲的谋算,城内众人果然有意降低了抵抗力度,不仅弃强弓坚弩于不用,还数次有意放纵武田军登上城头白刃。好在海野幸纲已提前指挥人手在城墙之后修建了瓮城,不然凭武田军骁勇,说不准便弄巧成拙了。
就这么连续放水三四日,正当武田信虎为海之口城明明摇摇欲坠,似乎下一秒就能破城,却始终落不到袋中而逐渐焦躁时,城内的密使也恰好被径直送到了武田军寨中。
武田信虎因连日不得破城,正在攻与退之间踌躇,忽报城中倾慕武田氏威名的滋野三家有密使暗至,呈上密书云:
“连番大战,城中可战之兵已去了十之六七,军粮也日渐不足。可恨那平贺成赖胜了几场、威势大涨,牢牢把控住了城内局面,便有意保存实力,不顾雪中送炭的恩情,日日驱使吾等外援上城厮杀、又削去小半军粮配给。吾等早已不堪其苦,愿以家业托庇于左京大夫大人,里应外合献出此城。翌日,城上插白旗,大书‘义’字,便是暗号。”
当着使者的面,武田信虎当即大喜道:“天使吾得海之口城也!”但重赏并遣退来人后,,随即收拾起喜色,暗自将经贞、武田信玄和一应心腹重臣召至帐内商议此事真伪。
“依诸位所见,此事能有几分真假?”
帐内,灯火摇曳,将几人身影扭曲拉长。武田信虎几日连攻不下,无心打理仪容,早已是鬓须横生、眼窝深陷,看众人依次传阅过书信后,便沙哑着声音问道。
甘利虎泰虽是此番出征的头号重臣,但连续折兵损将,已是让武田信虎大为不满,如今急忙表态道:
“富贵险中求,如此良机在前,无论真假都值得一试!无需主公犯险,末将愿戴罪立功,提本部军马接应城中举事,为主公拿下此城!”
听得此番言论,包括经贞在内,众人都是颔首称是。尽管风险不小,但武田军接连吃瘪,除了光棍认栽退兵外,眼下也别无他法,唯有棋行险着。
“儿臣也赞同甘利备前守殿下的意见。本家忍众刚刚传回情报,滋野三族确实应邀参与了海之口防守,目前每日守城事务,也是海野氏名为海野幸纲的年轻人在指挥调度。倒是和信中所书对应一致。因此只要小心行事,儿臣觉得此险值得一冒!”
武田信玄也出言支持了甘利虎泰的看法。一来,破城之机摆在面前,不试上一试实有不甘。二来,甘利虎泰和板垣信方一般,都是自己最为坚定的拥趸,是日后压过次郎(武田信繁,武田信玄胞弟)继承家业的基本盘。此役甘利虎泰折损颇多、岌岌可危,自己必然要支持一二、为其张目。
此时,经贞也是难得举棋不定。
“海野幸纲,不就是龙虾之祖、真牛之父、“攻弹正”真田幸隆嘛!此前,海之口守军种种应对,看来都是出自其手,如此说来,其只怕还有阴谋诡计没有施展,开门投降一事多有端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