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4)
如果说于谦是大明的“风骨”,那么文天祥就是宋朝的“气节”,一生致力于挽救宋廷,奈何猪队友遍地,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于谦,朱厚照不是没有尝试拉拢过,奈何人家不上钩,铁了心要跟朱瞻基站在一条船上。
既然于谦得不到,那文天祥,朱厚照便势在必得。
刘瑾将文天祥安排在后院一间厢房里,距离倒也不远。
来到后院,朱厚照第一眼便看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文天祥,确实是个风采卓然的人物。
一身单薄衣衫,一本陈旧《论语》,坐在院子里,略显孤单寂寥。
然而他给人的感觉却好像是一团火,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对天下,对百姓,爱的深沉。
“文先生好雅兴,即使身陷令圄,亦不忘钻研学问。”
朱厚照用很尴尬的方式打开话题,文天祥身陷令圄,不恰好是他的杰作。
刘瑾请人的方式可不怎么礼貌,人家不从,就干脆打晕了带回来。
“圣人云,温故而知新,回顾学过的东西,总会有一番新的体悟。”
文天祥面容清瘦,目似朗星,可见年轻时也是个俊秀斯文的风流人物。
他并没有因朱厚照是窃取大宋江山社稷的逆贼,就毫无气度的破口大骂,态度异常的温和。
朱厚照将他与于谦并列,并非毫无根据,似他们这般人,其实并不在乎皇帝是谁,他们更关心天下百姓。
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江山社稷仍是汉家正统,便已足够,皇帝是谁,重要吗?
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手握重兵的于谦视若罔闻,究其根本,就是他不在意皇帝是朱祁镇或是朱祁玉,反正只要是朱家人就行。
于谦忠的不是朱家人,而是大明江山,是大明的千千万百姓。
文天祥差不多也是这么个思想,他对赵家儿不见得有多忠心,他只是不愿见到汉人江山被异族践踏罢了!
如今朱家横空出世,灭六国,窃大宋,在许多人看来就是大逆不道,背弃天理,然而在文天祥眼里,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起码对于天下百姓是一件好事,从此不用再受战乱之苦,所以他并不厌恶朱厚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