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1/2)
现在大晋最缺什么?
不缺技术,不缺物质,不缺人手,却缺人才,可以管理、统御、建设一方的人才。
如果世家真的投诚,虽然这些世家子的安排上不会放归江南建设,但是治理一地是绝对没问题的。
只是皇上磨了许久,也等了许久,直到《三字经》已经遍布全国上下,自家三郎都从西域回来了,世家也从未妥协过。
纵使再多的江南士子科举,那里面,也没有一个是世家之人。
皇上知道,世家这是要杠到底了。
而当拼音音注法和算学基础出现在自己的面前的时候,皇上更是第一时间想到了世家。
如果按照原来,世家就是被温水煮炖的青蛙,在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出现的时候,是不会轻易改变现状的,因为他们赌不起族破人亡的命运。
但是现在,在音注法和算学基础出现之后,世家就像是被逼迫到墙角无路可逃的亡命之徒,恐怕下一步,就是鱼死网破的结局。
所以在预料到这种情况之后,正巧赵信也想要跟着三郎,李梧索性就派遣秘卫军与自家三郎一同下了江南,其一自然是保护自家娃,其二,就是监控世家的动向了。
皇上其实想过很多种世家之后会有的举动,加固坞堡,直接反了,蛊惑流民……哪怕是世家颠倒黑白之举——这是世家惯用的伎俩——李梧都有所预料,但是出乎李梧预料的是,这没过几天,自家三郎就又给了自己一份大礼?
学校?
李梧和林相他们第一时间开始估算这个学校所能够造成的影响和需要的花费。
好处自不必说,皇上都能通过这层层的选拔感觉出这种制度的优越性,以后人才的分化自不必说,关键是这种制度之下,以后的官员将尽皆纳入朝廷之手。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民智开启之后的影响,谁也没办法预料,需要更进一步的法律和制度,以及对民间更高的管控制度才行。
这一点,就需要之后再讨论了,至于花费——已经积蓄了几年的财富,户部方大人的惯用冷脸现在都冷不下来了,谁还敢说大晋没钱呢?
就连李梧自己的小金库都堆得满满的,最近正琢磨着怎么花银子给媳妇儿造宫殿呢!
所以这一点就不用担心了,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在这种时候,建立学校必定会给世家致命一击,让他们进退失据,而世家,究竟会怎么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