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1/2)
茧层可不便宜,价格虽然起伏不定,但两三百块一斤总是有的。市面上鲜蚕蛹的价格一般在四五十左右,他家要是养出来,价格起码要翻上个□□倍,毕竟他家的东西从来没有便宜过,所以不管怎么算,养蚕都不会亏。
看得出来,纪守亮对管理农场很是上心。
既然纪守亮把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夏垂文也没有反对的道理:“这个想法不错。”
纪守亮当即说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我就去养殖场把兔苗和鹌鹑苗拉回来。”
“行。”夏垂文点了点头。
没有谁比他更希望农场能越来越好。
第37章
第二天一大早,纪守亮就去隔壁镇上的养殖场拉回来了五千只鹌鹑和五百只野兔,鹌鹑买的是半大的中苗,就是已经会自己找食、养上个十几二十天就能下蛋的那种。
野兔则是选的比利时野兔,畜牧站的人说这种野兔比一般野兔的肉质更鲜美,就是饲养难度比较高,稍不留意就养死了。纪守亮不以为意,他们家农场是哪儿哪儿都好,甭管什么东西,到了他们农场的地界上都生龙活虎的。
比如几个月前拉回来的那五千多只鸡苗,存活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又比如那一百多只野鸡,就算没剪羽也不会飞走。
野兔一落地,就纷纷往草丛里窜去,夏垂文和纪守亮把那几千只鹌鹑往鸡棚里一关,又从园子里割了一大把嫩草混着玉米面洒上灵泉水撒了进去。
看着拳头大小的毛绒团子一个个地凑了上来,低头啄食,仰头吞咽,纪守亮拍了拍手,说道:“行了,先养上几天,到时候把他们往园子里一放就行了。”
接下来就是养蚕的事了。
从网上订的蚕种是三天后到的,一共一张半,所谓一张指的是满满一张纸的虫卵,蚕是春蚕,现在开始饲养还不算太晚。
至于养蚕的地方则是放在了纪守亮家,他家宽敞,空屋多得是。
还有就是养蚕的人选——
正如同纪守亮说的那样,罗河村最不缺的就是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消息一放出去,就有不少人找上门来。夏垂文和纪父商量着敲定了两个人选。
一个是村东头的王婆子,她无儿无女,老伴前些年也走了,孤苦伶仃的,但好在身子骨还算硬朗,最主要的是她有养蚕的经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