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1)
在霍老爷子眼里霍劲肯经营人脉就是好迹象,肯给霍继海出谋划策就更好了。霍老爷子本来就打算把霍劲培养起来,到时让他在霍继海背后使一把力,延续霍家的辉煌。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大女儿霍继红已经外嫁了,不可能出什么力;大儿子霍继江是个混账,整天花天酒地;霍继海xing格太直,走政治这条路实在有点吃力——第二代实在挑不出个能扛事的,霍老爷子只好着重培养两个孙子。
霍凛也不错,可惜脾气太拗,他父亲霍继江又不争气,想来想去,唯有霍劲适合。
霍老爷子的苦心霍劲在那个“未来”里早就体会过,不过他在“未来”既然能说服霍老爷子一次,当然就有把握在这边说服他第二次。他并不急着表明自己准备撂担子不gān,眼下他要靠“霍少”这个名头做的事还很多,有些东西还是要循序渐进地来。
现在霍继海不仅没有因为中南洪灾而遭到牵连,还有望更进一步,真正成为开阳市的一把手;听老爷子的意思,霍家马上就该摆出鲜明的立场支持改革了,往后就天高海阔任遨游了——至少老爷子活着的时候不会再陷入困境。
在大局势的碾压下,什么yīn谋能影响到霍家的地位?杨秀蓉娘家的那边也是小事而已。
中南洪灾从坏事变成好事让霍劲的心qíng变得很好,他心qíng好的表现是他直接从首都飞到了开阳跟霍继海住一块,顺便把母亲杨秀蓉也带了过来,让他们夫妻俩培养感qíng。
没想到见面就有个惊喜:原来李香云和杨秀蓉是同学!
只是普通的同学倒没什么好说,惊喜在于杨秀蓉对李香云的态度,杨秀蓉似乎很崇拜李香云——没错,就是崇拜。这种qíng绪出现在一个三十岁的女人身上有些奇怪,但联想到杨秀蓉的xing格,这也没什么。
原来在她们念大学时有一小撮年轻人以“学习西方”为名嘻嘻哈哈,聚众狂欢——这犯的是“流氓罪”。杨秀蓉本来就内向,不喜欢这些东西,偏偏她哥哥杨安民一些朋友爱堵她玩儿,吓哭了她好几次。结果有次李香云撞见了,二话不说站出来把那群“流氓”赶跑。那时候李香云可是风云人物,杨秀蓉偶尔也会关注李香云的事,但不敢多打听。
在开阳见到李香云,杨秀蓉又惊又喜!她以前也没敢去结jiāo李香云,也一直没什么朋友,现在莫建东调到霍继海手底下做事,简直让她欣喜无比。
两个女人很快从旧识变成知jiāo,霍继海和莫建东也觉得彼此的脾气很对胃口,再加上莫建东分的机关宿舍离霍继海家也近,一来二去,往来就频繁了。
这种转变的主要受益人是霍劲和莫凡两个小鬼。
他俩的相处其实挺乏味,经常是一人捧着一本书猛看,偶尔霍劲把莫凡抱到膝上瞅瞅他在上面的批注,然后说点自己的意见。他们都不是爱玩的人,想法很一致:赶在还能把握住大势之前把局面铺开,后期才能更好地施展手脚。
时间虽然倒退了二十年,他们要做的任何一件事却也都不容易,为此他们必须走在其他人前面、学更多的东西。
以霍家的地位,拿到各类专著和资料根本不是难事。霍劲还很低调地跟开阳大学的一些教授搭上了线,这个低调是指没有亮出身份,事实上他和莫凡只要遇见不懂的问题就跑去人家家里叨扰一番。
莫凡一开始脸皮薄,没敢像霍劲那样一个劲地发问。后来发现这时候很多搞学问的人心胸很开阔,只要不是胡搅蛮缠的问题基本都会耐心解答,而且答案对他这种非专业出身的人启发很大,莫凡也就豁下脸了,每次都问个够本——偶尔还跟霍劲错开行动,回头再jiāo流心得。
两个月过去,开阳凡是跟经济、政治沾边的学问人都知道了有两个难缠的小鬼经常拿些古怪问题上门刁难,都在猜测这两满口京片子的小家伙是不是首都哪个高人派来砸场的。
不过,这两个小孩实在太聪明了!
开阳说什么也是中南地区的一线城市,开阳大学就算搁在全国也排得上号。作为开阳大学的教授,遇见的聪明学生不是没有,但这么小就能吃透国内外相关专著、还“稍微”涉猎外文知识、统计知识的,真没有!
更难得的是,他们真的肯下苦功夫去学。人家带来的书写着密密麻麻的批注,连自己带的研究生都没看得这么深——更不用说其中还有不少国外的原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