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2/2)
体检当天,一大批小白鼠……啊不,官员涌向太医院。
第一个参加“体检”的是赵崇昭。他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一通检查下来自然什么事都没有。
赵崇昭只当是在玩儿,他检查完心跳血压后跳下chuáng,蛮横地抢过太医脖子上挂着的听诊器,笑眯眯地朝谢则安招手:“三郎,来,我给你检查。”
谢则安:“……”
老天啊,来个雷劈死这家伙吧。
拜托哪您!
第194章
赵崇昭这话说得相当理直气壮。
而他理直气壮的理由隔壁已经吼出来:“什么?打开衣服?有rǔ斯文!不gān!”不用说,这肯定是文官在拒绝听诊器。
谢则安:“……”
中医的诊断方法是望闻问切,意思是看几眼、闻几下、问几句,然后再摸摸脉搏,以此为依据断定是什么病!
这样科学吗?对于经验老道的大夫来说,这是科学的。他们经验足,能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问题在于很多大夫并没有这样的经验,甚至不少“一方走天下”的庸医——只会用一个药方,治什么病都开它。
这种qíng况下,更规范更有效的诊断方式就有着不小的助益。
这正是谢则安想借“体检”推广开的东西。谢则安的想法向来不高大也不深远,他希望做的是“润物细无声”。换个龌龊点的说法,那就是“闷声发大财”。
从来到这个时代开始,谢则安就着意从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等每个人都有需求的方向入手,悄无声息地在大部分人心里烙下“跟着谢三郎走有ròu吃”“谢三郎出品品质保证”这一类印象。
这存在感刷得很巧妙,以至于到了后面,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cháo流的风向标。
比如相貌,搁十年前,长他这样的肯定不是最英俊的,搁现在,到外头问一句“京城最俊的人是谁呀”,十个有八个会答“谢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