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1)
兰秀龙目光也满是怨毒,恶狠狠地按着横栏:“妙啊,我觉得这计谋挺好的,为什么我们不等他们狗咬狗?或者,我们帮他砍这一刀!”
光头和尚:“我已经派人去过了,那个摄政王身边有暗卫跟着,要刺杀不那么容易,也证明了南蛮子的当权者不是什么蠢货,没有真的想把这摄政王做掉,应该是在试探他是否值得相信。我们散布那个谣言,即使不能动摇军心,也能离间摄政王跟小皇帝,万一他们真的叔侄齐心,说不定真的会一举灭掉我辽国。”
兰秀龙有些不以为然,冷笑道:“大师未免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我看这南蛮子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光头和尚摇头叹息,“将军记不记得上次夺走你苍láng的少年,我听说了,本来将军你是苍láng选定的主人,辽国最神勇的武士,偏偏苍láng一见到那少年便叛变,要知道,那苍láng可是老将军从南蛮子手中夺过来三年都无人能驯服的。”
兰秀龙几乎咬碎了满口银牙,苍láng曾是他的骄傲,却在他最需要救援的时候叛变,叫他如何能忘记这份屈rǔ。他狠狠道:“我这次一定要击败那家伙!”
光头和尚却毫不留qíng地打破他的妄想:“将军这次恐怕没机会了,你不知道他因为将平定了叛乱,深得南蛮子狗皇帝的信任,如今已经是禁军统领兼任二品少府,在帝京享受着荣华富贵。除非将军你打到南蛮子的国都去,否则你们连jiāo手的机会都没有了。”
兰秀龙知他说的都是真话,心中虽然不愉快,口中却感慨道:“多亏了有大师在,我才能了解南蛮子的动向,否则行军布阵时也只会是个睁眼瞎子。那个家伙不来,丰州就只有韩渊那老滑头值得注意的了,行事也方便许多。”
光头和尚细小的眼底异光微闪,点点头,口中却含糊地低语:“没错,那小子站在那里,那群本来就不要命的蛮子会变成变着法子不要命的疯子……”
这时候兰秀龙的副将面带欣喜地走过来,声音掩不住喜悦:“将军,你看我们由罗州下手如何?罗州bào乱,方才有可靠的人来报,许多bào民头领已经被策反,他们能领我们潜入罗州,他们肯定不会想到我们能摸清他们的地形,我们明早出击,打得那帮南蛮子措手不及,连求援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韩渊已经掐断了不少流言的源头,有些话还是免不了会传到景桓的帐中,毕竟暗卫是做什么的,暗中保护和暗杀,都是隐蔽气息的高手才能做到的事。
当然,他们探听到流言的同时会将散布的人顺手解决掉,也算是为韩渊省了点心。
景桓听到消息后也没有什么异样,毕竟这事qíng他看得比谁都透。至于士气,他已从朔州调拔了粮糙,就是给丰州将士最好的保证。
在幼军中四年,他对军务多少也有些了解,韩渊因为当初的事,对这个生在皇家却不似别的皇家人冷血的摄政王是很欣赏的。见他的眉宇比当初沉敛了不少,军中大小事务也会让他经经手,免得他有做人质的不愉快感觉。
由于韩渊在军中并无职位,所以景桓多由他陪同。在韩渊跟景桓例行巡视丰州军时,蓝栩的亲兵惊惶地来报,一直按兵不动的辽国鞑子不知为何忽然突袭罗州,而且似乎有民众接应,直捣罗州州府,蓝栩已经率兵赶过去了。
一旦罗州失守,丰州就完全bào露在鞑子的铁蹄下了,而罗州的状况比丰州还凄凉,丰州还有个坚守了二十年的州令,罗州自去年州令病逝后,申请调拔的文书就如石沉大海,再无音讯。虽说年初时多事之秋,但这毕竟也是关乎一州存亡的事,朝廷对罗州的态度如何,显而易见。
韩渊跟景桓马不停蹄地领丰州军赶到罗州,却发现qíng况远不如想象中糟糕,罗州虽然土地贫瘠,但还是有不少忠义之士苦苦顽抗,辽兵一时半会儿也破不了城。
景桓两人对视一眼,表明身份,大军留在城外,他们进城与罗州主事者详谈。
暂掌罗州的是个四十来岁的白衣秀士,显然不是多懂战术,韩渊问起许多事时有些茫然。最后他苦笑着道:“韩先生,我就直接与你说罢,这里之所以能支撑这么久,是因为有人在帮我们,至于是谁,你们看下面,每个较高的地方都有人在鼓舞士气……”
景桓早就注意到战局的不妥,在这白衣秀士的提点下才发现,城下有不少临朝的将士,但是比之辽兵,简直是螳臂当车。然而城门紧闭,他们毫无退路,在每个制高点都有人,辽兵的弓箭也最先招呼在这些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