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1/1)
边仓哪会不知此言不宜在此时提起,故意不太在意的说道:“我也不太清楚,还是等阿jīng回来姑娘再细问吧。”
谁知羽姑娘眉梢一扬,声音凌厉的说道:“废话!我若是能等到他回来还用问你?”
边仓老脸一红,紧张的搓了搓手,在大同行会最富盛名的领袖面前,他还是不敢太过马虎大意,只好喃喃说道:“阿jīng好像是点了十二营的十个人。”
羽姑娘继续追问道:“是阿jīng亲自点的?”
“啊?”边仓一愣,随即含糊道:“是,是吧。”
“到底是还是不是?”
“是,”边仓立即说道:“是他亲自点的。”
羽姑娘长吁一口气,放心的说道:“这样就好。”
“姑娘,那我就先走了?”
“去吧。”
马蹄声起,边仓快马离开了主帐,随即来到军营旁,点了两个小分队,就向着西马凉的别崖坡而去。
月凉如水,空气里越发冷寂。很多时候,改变历史的,就是那么一句小小的谎言,说的人没有在意,听的人也没往心里去。那些小事在诸多惊天动地的事qíng面前好像是扔进大河里的一粒泥沙,没有人会去注意。可是在无人理会的角落里,那粒小小的泥沙却神迹般的流进了阻挡洪水前行的闸门之中,成为了压垮闸门的最后一根稻糙,于是,门户被毁,洪水滔天而来,人们面对灾难惊慌失措,大骂天道不公,却不知道,灾难,正是从自己的手中生根发芽的。
边仓不知道,那一晚,阿jīng并没有亲自点选人马护送赵嵩,他被燕洵遇刺的事qíng惊慌了手脚,慌乱中将这个不起眼的任务jiāo给了自己的部下。他的部下是一名武夫,武艺超群,耍的动二百斤的大刀,这个身手了得的汉子深以为阿jīng护卫长将这个不起眼的任务jiāo给自己,是侮rǔ了自己的能力,所以他大手一挥,高呼道:谁爱去谁去吧!
于是,那些半生被压迫的,家人惨死在帝国屠刀之下的,和大夏皇朝仇深似海的战士们,争先恐后的争夺起这个任务来。
最后,十个呼声最高、态度最坚决、眼神最顽qiáng的战士得此殊荣,担任起了这个伟大的任务。一路护送赵嵩和赵淳儿回到真煌帝都。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于历史的偶然xing,我们假设的想,若是当日阿jīng护卫长没有随便将此事委派给这样一个武夫,而是jiāo给一个处事妥当的文官,或者若是这个武夫没有全民征集一样的挑选这批送人的武士,哪怕是随便指派一个小队,再或者若是羽姑娘能够多问一句,边仓能够认真的回答一句,事qíng的结果也许就绝对不会是今天这样。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感叹于历史的必然xing。当时燕洵受伤,阿jīng作为燕洵的贴身安全护卫长自然责任难脱,他根本没有心思去处理这样的繁琐事宜。而他的部下,全部都是保护燕洵安全的qiáng悍武士,脑子好用的本就不多。而乌道崖的突然到来,更让羽姑娘和边仓失去了原本的警惕。
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在西南大地上缓缓的生了根,历史从这一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好像是一条大河陡然拐了一个弯,就此走向了另外一个走向。很多本该牵起的双手,很多本该并列起的双肩,很多本该结起的秀发,就此失去了相伴的机会和理由。直到很久之后,岁月呼啸,年华流水,沧桑的双眼再一次四目相对,他们才深刻的体会到了“世事弄人”这四个字的深刻含义。“少主,”乌道崖缓缓走上山坡,一身青色披风,眉目疏朗,鬓角如霜,脚步仍旧十分沉稳,声音微微有些沙哑的说道:“这里风大,回帐篷里等吧。”
“不用,”一个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好像是冷风chuī过林子,带着那么浓厚的疲累和沉重。天气不算冷,可是燕洵还是穿了一身白色皮毛的大裘,白貂的尾巴簇拥在他的脖颈上,越发显得面孔苍白如纸,毫无血色。他靠在一张担架改成的躺椅上,腿上还盖着厚厚的白色缎被,轻声的叹气:“让我好好chuī一chuī燕北的风,已经很多年了。”
他的话没有说完,可是乌道崖却知道他这句很多年是指的什么。乌先生点了点头,附和道:“是啊,很多年了。”
燕洵突然低声笑道:“当初在帝都的时候,我总是跟阿楚说,燕北的风是甜的,因为有回回山上雪莲花的味道。可是现在,我却闻不到了,她若是来了,一定会怪我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