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酒精(2/4)
看着胡府的账本,朱元璋真是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没想到这不起眼的商贾生意,还真是赚钱!
要是朝廷也能想这些商人们收取赋税,那国家岂不是就再也不用担心没钱了?!
当然,这也只是朱元璋随便想想罢了。
毕竟朝廷大规模征收商税就是变相鼓励大家从事经商活动,这可是万万不行的。
如今大明刚刚江山稳固,正急需壮年劳动力开垦荒地。
要是大家都眼馋商人所获得的超额利益,跑去经商,那大明的粮食从何而来?
更主要的是,商人通过各处奔走获取大量财富,这本就是一个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在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畅,朝廷很难对这些四处奔走的商人进行有效管理。
所以在古代,不收商税并不是统治者不想收,而是根本收不到!
这些商人们,上个月还在应天城,或许下个月就跑到苏州府。
那么这税,究竟是应天府收,还是苏州府收呢?
更重要的是,这些商人们可不会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的账本交出来。
就连在现代社会有了完善的信息网,偷税漏税的事情都是屡见不鲜。
大家出来经商都是逐利的,只有可能少交税,根本不可能多交税。
所以官府也只能象征性的向这些商人们收取一些费用,聊胜于无罢了。
放下令朱元璋头痛的商税一事不提,朱元璋又想起了另一桩事情。
据李善长说,胡长安在抗疫时偷偷夹带私货,推广肥皂。
这,究竟是事实,还是谎报军情呢?
朱元璋决定,明天就去和胡长安当面对质,好好问个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