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3/3)
“不是我!”傅廷信摇摇头,愈加好奇:“像谁的画风啊?”
“你跟我来。”傅容国把侄子带到别墅的地下室,这里堆着很多傅家的藏画和书籍,他拉亮大灯,在一个巨大的画柜里翻找,半天才找出一幅用楠木画框封起来的画,画框因长年的立放,顶部积了点灰,傅容国拿白布轻轻抹去,招呼侄子道:“来看看这个。”
这是一幅用国画手法绘制的肖像画,画面同时使用了工笔与写意的双重技巧,把一个年约二三十岁的青年刻划的惟妙惟肖、shén • yùn飞扬。
可以看出这画有一定的年份了,岁月的积淀给这画纸蒙上了一层旧huáng,显出淡淡的复古美。
画中的男人安静地坐在藤椅上,穿着民国年间的中山服,一手托着个茶碗,一手执着杯盖,淡墨轻抹茶雾,让人仿佛闻到画中散发出来的普洱茶香。
男子没有在笑,可柔和的面部表qíng让人感觉出他愉快的心qíng,就像一块温润良玉,光华暗敛又似熠熠生辉。
傅容国之所以让傅廷信看这幅画,是因为男人衣服上的丝绸纹路是用深赭色的线条勾画,而这线条的画法竟与傅廷信手中那些糙图上的乱线如出一辙,唯一的不同,衣服上的花纹是用极细的毛笔勾勒,粗细深浅、婉转曲折、回墨溅花,如藤蔓植物般有生命地自由延展,而复印纸上的线则有些生涩勉qiáng。
“这是谁……”傅廷信愣愣地问,“……谁画的?”
他的目光移动着寻找画面上的印章或者名字,却见画框的右下角用刀刻着一排工整的英文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