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3)
他在国内见了很多同龄人,他们没有很好的品位,有些穿着搭配看起来甚至可笑,可他们一样生机勃勃,一样快乐无忧。
为什么呢?
他不懂别人,也不懂自己,他开始思考画画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天赋使然吗?还是作为傅家后代的使命?他所创作的大多数东西都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难道他把自己的审美拔到绝对高度只是为了孤芳自赏吗?
不想,再画画了。
——傅廷信曾这样发誓。
直到那天,在走廊里的废画堆里,看到那几幅线条。
画是画家的语言,如果说,作家通过文字来jiāo流,那么艺术家们无疑是通过艺术作品来jiāo流的。
傅廷信无视了创意比赛候选作品里的所有画,却捡回了这几张复印纸,正是因为展厅里的一百幅画他都能秒懂,唯独在走廊上捡到的这几张纸让他觉得神秘。
这种神秘,并非作画者乱画一气,而是高深。
举个例子,如果钱钟书的《管锥编》让一个没有任何古文阅读功底的人去读,他会觉得对方写的是天书;让一个有中学古文阅读水平的人去读,他会觉得晦涩难懂却不明觉厉;而让一个古文专业的学者去读,他会觉得是学术巨著,想研究,想学习。
傅廷信现在就处于第二种和第三种之间,一想到对方可能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绘画大赛的参赛画手年龄限定在14-18岁),他就既不慡,又激动……有种找到同伴的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