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1/1)
孙氏闻言忙接过来,打开匣子一瞧,只见其中一个匣子内盛:内有一件青玉三友图笔筒、一方端砚、一套湖笔、一打宣纸。另一个匣子里盛的是一套崭新的四书。
孙氏见状大喜,忙叫丫鬟把宁哥儿叫来。宁哥儿在孙氏院子的抱厦里住着,一会儿工夫就过来了。先给孙氏行了礼,又给姜玉chūn请安,脆生生的叫了一声:二婶。喜的姜玉chūn忙把宁哥儿搂在怀里,和孙氏道:“宁哥儿这相貌,一瞧就是可人疼的,怪不得老太太心肝宝贝的宠着,我瞧着我也喜欢。”
孙氏笑道:“长个好皮囊有什么用,内有乾坤将来才能撑起家业。”说着和宁哥儿招手道:“过来看看你二婶送你的东西,赶明儿上学了可得好生学习,不能辜负了这一家子人对你的期望,你可知道?”
宁哥儿的伸出小手摸摸那青玉笔筒,又拿出《论语》略翻了翻,喜不自禁地给姜玉chūn行了个大礼道了谢,又抱着那盛书的匣子同孙氏道:“母亲,儿子想回房看书去。”
孙氏见状笑的合不拢嘴,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瓜,连声道:“好好好,知道上进就是好的,快去罢!”又嘱咐宁哥儿奶嬷嬷道:“哥儿还小呢,读书时间不要太长,省的累坏了眼睛。哥儿看小半个时辰,就让他吃回糕点水果,到园子里走一会儿,回来再看。”
宁哥儿见孙氏嘱咐完了,便让丫头抱着匣子,自己恭恭敬敬地给孙氏和姜玉chūn行了礼,方才带着奶嬷嬷和丫头退了出去。姜玉chūn不由地又赞了回:“有规矩,将来必有有出息”之类的话。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便有管事的婆子陆续来回话。姜玉chūn知道孙氏临近中秋,事qíng多,便起身告辞。孙氏手头一大摊子的事,也没多留她,只说下半晌再找她说话。待姜玉chūn走了,孙氏将绣五彩锻的料子留出来裁衣裳,那几色常用的衣裳料给妾室一人两匹,又将牙丝编织茜染牙花扇拿出五柄来,叫人给大姐儿送去,剩下的叫丫头收拾到箱子里,这才叫管事的人进来说话。
姜玉chūn从孙氏那出来,便带着思琴和素儿到于氏的院去。姜玉chūn去的时候,于氏正拿那衣料在身上比划呢,听丫头报说二奶奶来了。于氏连忙让她进来,一面请她坐了,一面笑道:“我正想裁身衣裳穿,想用什么料子好,可巧你就让丫头送来了。这五彩缎子看着就贵气,家里的绸缎铺子都没有这样的,不会是进上的东西吧?”
姜玉chūn抿嘴一笑,只说:“我家送来给我裁衣裳的料子,我想着用不了白放着到可惜了,便给你和大嫂一人两匹,裁年节穿的衣裳最好不过了。这料子虽然难得,但这上头的图案花色并不逾越,弟妹只管放心裁衣裳穿就是。”于氏也不是傻人,自然知道这料子不是寻常人家能得的,不禁心里羡慕了一番:家里有做官的人就是好,等将来自己成了官家娘子,有了诰命,想穿什么样的衣裳没有,到时候也好好显摆一番。
姜玉chūn见于氏摸着料子愣神,面上表qíng半羡慕半嫉妒的,也略能猜到她在寻思什么。于氏的陪嫁丫头喜瑞正好端了茶进来,于氏才醒过神来,忙让姜玉chūn喝茶,又摆手让丫头把东西都收拾起来。
姜玉chūn刚抿了一口茶,于氏便开口笑道:“这是李同知大人卸任前送我们三爷的茶,这样的茶虽然咱家也不缺,但难得的是这份体面和看重。”话音刚了,于氏便想起来新上任的同知是姜玉chūn的亲哥哥,自己的炫耀倒显得有些可笑了,便收了口,讪讪地笑着。姜玉chūn倒不以为意,顺着于氏地话音道:“三爷学问好,能得同知看中不也说明咱家三爷未来前途光明嘛。三爷将来做了官,对家族也是好事,就连大爷和二爷也能跟着沾光呢。”
于氏这才又欢喜起来,脸上止不住的笑意,连声道:“还是二嫂子会说话,想的也比旁人深远。”一边又端了瓜果盘子让姜玉chūn吃。
姜玉chūn拈了粒葡萄吃了,用帕子擦了擦手,于氏也跟着吃了几颗,看见立在一边的素儿,便笑道:“早上太太打发人说素玉改名叫素儿了,我还说,早就该改了,那些小门小户都知道丫头的名字不犯主人忌讳,何况咱家呢。往后咱家也算官宦人家了,也要注意这些事才是。”
姜玉chūn笑道:“是二爷说改的,我倒不甚在意这些事。扬州家里新近买的小丫头起名字,有时候不注意和姨娘们重名了,我都懒怠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