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1/1)
白杨惊呆了,他回公社后就去找唐知综,问双胞胎有没有给他添麻烦,唐知综笑眯眯说没有,白杨以为唐知综安慰他的,眼下看他们表情,好像真的不反感。
他问白浩文,“你不是不喜欢唐家吗,怎么想住村里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只看到乡下人拼命往城里挤的,没看到谁想搬到农村住的。
他不由得好奇这几天发生了啥。
“住村里读书方便呗,天天走这么远的路太累人了,你接送我们也累,爸爸,要不我们就住在唐家?放假后再回家?”白浩文喜欢待在唐家,唐有钱他们兄弟不吵架不打架,没事会去山里捡柴,他也去了,掏到两个鸟蛋呢,比在家里好玩多了。
白杨摇头,“不行,人家唐校长忙得很,哪有时间照顾你们。”孩子多了闹腾不说,经常吵架打架,光是断公道就够了,唐知综有正事忙,哪有功夫管他们?
“我们又不要他照顾,这几天他也没照顾我们啊,是唐有钱堂哥照顾我们的。”白浩文说,“唐校长要盯着施工队的规划线路走向,很早就出门了,是唐有钱堂哥给我们煮饭洗衣服,唐校长回来得很晚的。”
白浩文真不想回家住了,唐家屋子大,有很多好玩的,重要的是没人骂自己,耳根子清静,不像院里的人嘀嘀咕咕的尽说人坏话。
“那也不行。”
“为什么?”白浩文不高兴。
“没有为什么,自己有家不住说出去像什么话?”住五天的伙食费他就承受不住了,长久住下去还得了,无论如何白杨都不会要白浩文他们住唐知综家,腰包的钱禁不住花。
白浩文又发脾气了,气冲冲的朝前边走,白杨骂他,“年纪不大会甩脸色了,是不是几天没打你皮又痒了?”
搬到村里是不可能的,想住在唐知综家更不可能。
太贵了。
比市里的宾馆还贵。
作者有话要说:每次防盗就遇到待高审,想哭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钱什么都好商量,唐知综如果知道白浩文他们喜欢住在家里,想方设法也会挽留他们的,奈何他整天跟着施工队圈位置做记号,没时间管其他事。
施工队下乡有几天了,重新考察了县城到生产队现有的路,线路规划尽量以直线方式规划,避免绕弯浪费线,至于拐角坡度高的位置得把电桩挖到半山坡,且埋电桩周围不得有高耸的树木,作为丰田公社的主力军,唐知综主动请缨跟着施工队圈挖电桩的位置,至于砍树啥的,则有唐大壮安排。
县城和丰田公社还隔着公社,那些人闹得很凶,不给面子,堵着唐大壮不让其挖树,伸手就问要钱。
唐大壮苦不堪言,磨破嘴皮子都没用,喊唐知综去处理,唐知综亦步亦趋地跟着黎翔,才不管其他事呢。
连接县城和丰田公社的道路旁边圈了很多记号,见黎翔拿着地图走向小山坡,他仰头问道,“黎翔同志,电桩打在上边吗?”
是的话他就上去,不是的话他懒得动,圈记号不是想象中的容易,用挖个坑竖根竹竿,后边挖电桩的人看到竹竿不至于像无头苍蝇到处找。挖坑得用锄头,他细皮嫩肉的,几天下来掌心不知道磨了多少茧,要不是看唐大壮更痛苦,他早砍树去了。
黎翔眺目望向远处,笔在地图画了画,又擦掉,问唐知综,“离丰田公社还有多远?”
“转过山头再拐两个弯就到了。”他们站的地界属于盛丰公社,盛丰公社面积是金铭县最大的,人口不算多,前几年重新规划土地,本要划小片面积归丰田公社,盛丰公社书记威胁县里,敢分他们的地他就跳河淹死,为这件事,盛丰公社的人总瞧不起他们丰田公社的,认为丰田公社穷,整日惦记着他们的地。
唐大壮砍树前找盛丰公社书记说了好多回,人家就是不答应,除非拿钱,每棵树5毛钱,给钱就让砍。
见钱眼开的本事不知道跟谁学的。
黎翔墩身,跺了跺脚下的地,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往前挪到小路边,弯腰够山坡的土壤,黑黝黝的脸显得格外凝重,唐知综搁下锄头,眉色也渐渐凝重起来,土质松散,容易滑坡,电桩埋在上边不行,埋在下边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