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1/1)
于是,各个公社满心欢喜的来丰田公社准备学学经验啥的,结果告诉他们要交学费,各个公社书记脸上就不太好看了,骂唐大壮见钱眼开,唐大壮挨不住,到底转述了唐知综的原话,“还望诸位同志体谅,学经验容易,想学到精髓难,桃花村生产队展开扫盲已经几个月了,他们的方法不见得适用所有生产队,这不,唐知综同志为你们量身定做了符合你们民情的扫盲方式吗?”
至于收钱,唐大壮硬是把脸豁出去了,“1块钱也不是想坑你们,唐知综同志也是为你们好,你们想想啊,公社花了钱,回到生产队,人民群众看你们宁肯花钱也要展开扫盲,决心之坚定,且是切切实实想帮助他们摆脱文盲,人民群众对公社心怀感激,自然会更支持你们不是?”
唐大壮是不知道唐知综哪儿想出来的歪理,说唾手可得东西没人会珍惜,只要花钱得到的人们才会重视,收学费是为了让各个公社引起重视,每当想懒惰放弃时想想自己花的1块钱就会奋发,舍不得钱打了水漂。
他想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公社花钱学的扫盲课程,人民群众有啥不满的?不满就是践踏公社的真心,往后公社还要怎么为你们服务?想清楚这层道理,人民群众自然而然愿意花时间学习。
公社书记想想是这个道理,但1块钱不是小数目,每个公社最少的生产队也有8个,算起来就是8块钱,公社哪儿拿得出钱来?
“没钱不要紧,扫盲是韩书记下达的指示,财政局该给予支持,大家伙写个申请问财政局拨款不就行了?”唐大壮给他们出主意,虽然知道要财政局拨款是不可能的,但既然唐知综说了,他直接转述就行,“你们也别怕方局长不批,真要闹到韩书记面前,还是韩书记说了算的。”
各个公社书记略微迟疑,又不是没和方腾冲打过交道,一毛不拔的人,想抠钱出来用比登天还难。
“你们不写申请怎么知道成不成,左右死马当活马医吧,咱做公社干部的还不是为了人民,如果不是为人民,谁会厚着脸皮问财政局开口啊?”
说到最后,唐大壮脸烧了起来,他就纳了闷了,唐知综到底如何做到脸不红心不跳的出馊主意的,他还是道行太浅了。
作者有话要说:待开励志文《家祭无忘告乃翁》;
德高望重的文渊阁大学士病重,在子孙科举前夕留下‘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喟叹后闭上了眼。
哪晓得子孙不成器,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没几年就把家业败尽了,
痛心疾首的他从棺材里爬了出来,
从此,振兴家业成了他的使命!!
《家祭无忘告乃翁》手机版链接;"target="_blank">https://.jjwxet/book2/4186248;""target="_blank">""target="_blank">https://.jjwxet/book2/4186248;""target="_blank">"target="_blank">https://.jjwxet/book2/4186248;");>唐知综就是看唐大壮性格太刚直了专门给他的活。
他在队上守着村民们疏沟渠,落叶碎石的该捡的捡,该扫的扫,村民们忙得热火朝天,与丽华村生产队的人力凋零形成鲜明的对比,往年像这样的活是找不到人干的,唐知综凡事按工分算,村民们积极,争着抢着上工,连从没出门干活的苏卫军都拿起了镰刀,割沟渠两侧的杂草。
勤奋得令众人吃惊。
碍于唐知综和苏卫军的关系,村民们有眼色的不和苏卫军凑堆,倒是惦记媳妇的唐老五不知不觉和苏卫军靠拢了,疏沟渠是要秩序的,前边人先除掉两旁杂草,中间的捡石子,最后边的扫落叶,唐老五拖着箩筐捡石子,猛地闻到股刺鼻的味道,他皱着眉,嗅了嗅,抬头往上看,就见苏卫军弯着腰割草,露出贴着腰的内裤,颜色脏得看不清颜色。
他抖了个激灵,忙往左挪两步。
毫不掩饰自己的嫌弃。
苏卫军无意回眸,与唐知福四目相对,咬牙切齿道,“看什么看,偷懒不想干活是不是?”
唐知福是个闷葫芦,在人前存在感极弱,苏卫军不知道唐知福借着强有力的身材成为众多妇女同志的‘理想丈夫’,他凶唐知福,“仗着亲弟是队长就无法无天是不是,惹毛了我去公社举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