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1/1)
这件事就是赵振贤的错。
“说啥啊,干部们在呢,要干部们说说吧。”毕竟这么多人在,他不好和赵振贤唱反调要他下不来台,尽量压着心里火气。
经他提醒,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到秦书记身上。
“秦书记,你得说句公道话,咱们堂堂正正做人,从来没贪过谁便宜,就说每年掏水沟,哪个生产队不是量着距离干,生怕多掏了半截,咱们从不计较,偶尔看他们没掏干净的咱还帮忙再掏掏,有年河里下暴雨涨水,哪个村的草流到河里堵住了缺口,谁都不肯下去把缺口打开,最后是咱村男同志憋气把草捞起来水才流走的,每人感谢过咱,还咬定咱村地里的草被雨水冲到去堵了缺口,诛不诛心哪。”这样的事,桃花村的人张口就能说出好多件,唐大壮做事磊落,常说的就是有时间扯皮早把活干完了,所以她们没少帮其他生产队干活。
赵振贤为啥理直气壮地说塌方在她们生产队,不就抓准了两队的地连着,水溢到地里两块地的庄稼都会遭殃吗?
换作唐大壮,帮了忙就帮了忙,顶多抱怨赵振贤奸诈不会有其他行为,奈何唐知综心里敞亮,眼里揉不得沙子吗?
归根究底,就是丽华村活该。
秦爱国来公社好几年了,几个队长是啥性格怎么会不清楚,唐大壮热心憨厚心胸宽广,闷头干活不爱和人斤斤计较,赵振贤以为能偷奸耍滑躲过去,哪晓得换了个睚眦必报吃不得半点亏的唐知综改了界限,还早早把粮食收了。
唐知综做得不对,但赵振贤错误更大。
“前因后果我已经知道了,各有各的立场,我没有指责谁的意思,桃花村既然收了粮食,收了就收了,但地是丽华村的,是不是该还给他们?”
赵振贤不服,“我们生产队的庄稼,凭啥他们收了就是他们的,那咱也去收他们地里的庄稼......”
他话还没说完,桃花村的人也反对,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唐知综,“他们自己不要的地我们收着哪儿错了,这年头粮食吃紧,政府鼓励开荒,开几分地是多不容易的事,他们倒好,有地不珍惜,怪得了谁啊。”
桃花村的人听了秦爱国说的解决办法就很接受了,转而听唐知综分析,瞬间觉得不划算,是啊,他们不要的地,他们收着怎么了。
事情又进入了僵持阶段,秦爱国头疼,唐知综以前是个没皮没脸的无赖,这件事不把他搞定就别想解决,秦爱国喊,“知综同志,过来说话,振贤同志,你也过来。”
他算看出来了,桃花村的人唯唐知综马首是瞻,唐知综说啥就是啥,与其做老百姓思想工作,不如做唐知综思想工作。
几个人站在旁边地里围成一圈开会,秦爱国问唐知综想怎么解决。
赵振贤慌了,秦爱国是书记,他说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怎么能问唐知综呢,不是光明正大给他借口占地吗。
他慌乱的想说话,秦爱国眼神制止他,这件事也算给赵振贤一个教训,凡事别想着靠别人帮忙,代价是很惨重的。
唐知综摇着扇子嘿嘿笑,“我能有啥办法啊,秦书记不如说说?”
秦爱国皱眉,“地是丽华村的,公社和县里有登记,划给桃花村是不行的,你说说你的条件。”
“书记要我说我就说了啊。”唐知综看向脸色铁青的赵振贤,“多的我就不说了,就说塌方,水淹到地里,庄稼是不是会泡烂,泡烂的话是不是没有收成?”
这不是废话吗,赵振贤哼了哼,偏头不说话。
“没有我们的话,丽华村的地今年是不是没收成?”
秦爱国点头,大概明白唐知综想要啥了,占地是假,想要丽华村那块地的粮食是真,他问赵振贤,“那块地有多大?”
赵振贤不明白秦爱国的意思,如实道,“3亩左右。”
唐知综挑眉,嘴角微微上扬,“书记,要不你说怎么解决吧?”
秦爱国气噎,是要他做坏人呢,事情发展成这样,也没更好的解决办法,他说,“振贤同志,你们村出现坍塌,你身为队长,疏忽大意,没及时组织人清理,推卸责任,将事情推给知综同志,要不是他挑起大梁,你们村的庄稼要损失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