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1/1)
脸皮比城墙倒拐还厚。
“知综啊,你大哥性格沉稳,这么多年没和村里哪家扯过皮,他想不想做队长啊。”有个大娘问。
唐知综哪儿知道唐知国想不想做队长,反正他不想,做队长有啥好的,活没少干,开会还得看干部脸色说话,有人脉了还不敢乱用,害怕被人举报,有钱的话更不敢大手大脚的花,多队长有啥好的哟。
“知综啊,你不知道,苏家人蹦哒得可厉害了,他们家好几个想做队长呢,大娘和你说啊,喊你大哥二哥也上上心。”
唐知综撇嘴,就苏家个个歪瓜裂枣的想做队长,信不信他天天去公社举报。
交公粮后,唐大壮又组织所有人开会说了粮食产量的事儿,顺势提了两句自己去公社的事儿,让想做队长的写份申请书,交去公社,由公社干部审核,完了公平公正的在队上投票,让人民群众选择自己的队长。
大会结束,苏家兄弟就跑去找唐大壮,喊他代写申请,好多人没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更不会写申请书那玩意。
唐大壮看着四兄弟激动兴奋的嘴脸,很想拒绝,但碍于情面,没有说什么,答应下来。
除了苏家兄弟,张凤仙两个儿子也报了名,唐家也有人报名的,唐知军算人气最高的了,唐知综问唐知国要不要试试,唐知国满脸不高兴,“我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做队长不得给咱生产队丢脸啊,要去你去,我不去。”
石林倒是想去,但他年纪太小,镇不住场子只得作罢。
几天下来,写队长申请书的也十人左右。
作者有话要说:待开励志文《家祭无忘告乃翁》;
德高望重的文渊阁大学士病重,在子孙科举前夕留下‘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喟叹后闭上了眼。
哪晓得子孙不成器,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没几年就把家业败尽了,
痛心疾首的他从棺材里爬了出来,
从此,振兴家业成了他的使命!!
《家祭无忘告乃翁》手机版链接;"target="_blank">https://.jjwxet/book2/4186248;""target="_blank">""target="_blank">https://.jjwxet/book2/4186248;""target="_blank">"target="_blank">https://.jjwxet/book2/4186248;");>唐知综这人文化程度是无可挑剔的,虽说以前颓废酗酒过,但人家认识到错误并且改好了,蹲监狱尚且有放出来的,唐知综不偷不抢,从没做过任何伤天害理的事做队长咋就不行了?英雄还不问出处呢,何况唐知综一个平凡人。
一旦将唐知综列入队长的人选,人们就觉得他没那么差劲了,尤其上了年纪的老人们看唐知综是越看越顺眼,为啥呢?唐知综有福气呗,小时候就没吃过什么苦,养得像城里人,白白净净的,和人说话也笑眯眯的,不像其他汉子,说话粗鲁,什么脏话浑话都往外冒。
她们半只脚踏进棺材的人了,所盼的不过子孙有出息,子孙要有出息,除了勤勤恳恳干活,还得有贵人帮衬扶持,唐知综本身条件就不差,眼光长远,冲着他砸锅卖铁送儿子念书就看得出来,这样的人做队长带领大家,日子明显有奔头。
出于多种考虑,她们就是很看好唐知综,小时候不用干活就有饭有肉吃,娶的媳妇是村花,连生了3个儿子,分家没问任何人借钱,赊账喝酒有兄弟们还账,扯猪草有侄子忙前忙后。
不是有福气是什么?
虽然这几年破处封建迷信,但老人们心里仍然相信福气的说法,于是,猪场养猪的大娘们最先跳出来发言,“队长不认字,年底咱猪场的养猪报告谁写啊,难道要我们几个老太婆自己动手交鬼画符上去吗?我不管你们怎么想,我觉得队长必须得有文化,知综就挺好啊,他初中毕业,又爱读书,很擅长写报告嘛。”
另外个头发花白的大娘附和,“就是啊,养猪是咱生产队的优势,哪年的报告交上去没有受到领导表扬啊,换个文盲,他懂吗,他不懂。报告写不好,领导懒得看,明年分到队上的猪少了怎么办?”
每个生产队每年养几头猪是靠公社干部分配的,公社干部凭啥分配猪呢,就凭每年哪个生产队养的猪最好,好不仅限于重,除了重量,还得考量猪场人手的分配,人手多了不成,要以最少人力养出最肥硕的猪才是优势,而公社干部如何得知这些呢,就靠队长写的报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