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1)
不划算,早给老幺是对的。
“老娘,你别害怕我没钱,你的身体最要紧,明天我带你去县里医院看看咋样?”
“没病去啥医院,不是浪费钱吗,不去不去。”高翠华摆手。
唐知综沉吟,“你好多天不出门,队上很多闲言碎语,说你白稀罕我了,你躺床上我跟个没事人似的......”流言蜚语就算了,重要的是做给刘春玲看,要她相信自己的钱是花在救命上的。
“你听她们乱说,她们就是见不得咱好,你是妈生的,孝不孝顺妈说了算。”
“妈说的对是对,可她们说的太难听了,像年前我去给你买药不小心被埋了,好多人骂我活该。”唐知综苦着脸,“妈,你要给我机会孝顺你啊。”
说着,没出息的红了眼眶。
高翠华跟着难受得不行,“是妈不好。”村里的妇女们最爱来事,芝麻大点事到她们嘴里能夸张成犹如天塌,老幺的名声就是让她们败坏的,以前老幺破罐子破摔不在乎她懒得找她们计较,如今老幺想正名,做亲妈的咋能拖后腿,她答应道,“成,明天妈跟你去县里,但别去医院,咱进城逛逛就回来。”
她说老幺带她去医院了,没人看见,谁敢说她没去。
想法和唐知综不谋而合,唐知综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比赞了,他紧紧捏住筷子,咬牙将喜悦的情绪压下,皱着眉头说,“进城不去医院咋行,叫医生看看,这样我才踏实。”
“有啥踏不踏实的,妈身体好得很,挑两百斤粮食不是问题,就这么说好了,明早你来喊我。”
高翠华不争气的儿子突然孝顺能干了,大清早搀扶着高翠华要去县里看病,这简直跌破村里人的眼镜,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啊,酒鬼会这么好心?哪次不是到处赊账要他老娘和兄弟给他擦屁股,这次积极得像个孝子......
但事实如此。
井边挑水的,村头修路的,自留地干活的都看见了,积雪渐渐稀薄的小路上,酒鬼驼着背,架着高翠华腋窝,步履蹒跚地走向村外,3个儿子跟在他身后,扯着嗓门劝高翠华要听医生的话,不要害怕打针......
败家子翻身成孝子?这可是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尽善尽孝的好事,抬着石头碾土泥路的唐大壮眼冒精光,松手撒腿就朝唐知综的方向跑,吓得另外个抬着石头的汉子惊了跳,“队长,干啥去啊?”
“咱生产队要翻身了,我问问酒鬼去。”
托酒鬼的福,整个公社他们生产队的名声是最差的,从没得到过先进生产队称号,作为生产队队长,他多次劝唐知综戒酒老实过日子,奈何嘴唇磨起泡也没用,去年秋天,公社组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重点针对成分不好,德行有损的人,集中组织学习领导人语录,他推了酒鬼去,刚开始好好的,几天后他就撑不住了,干部在上边教他们背诵领导人语录,他在下边偷偷喝酒,自己喝酒算了,还拉拢了几个村里的地痞,弄得学习课堂乌烟瘴气的,鉴于他情节恶劣,公社干部欲对他进行劳力改造,还没通知呢,酒鬼已经和坏分子们勾肩搭背喝酒聊天了,这还了得?依着酒鬼走哪儿带坏哪儿风气的性格,公社干部们认真讨论后决定不管他得好。
宁肯他烂得扶不起来也别叫他祸害了其他人。
整个公社,他是名正言顺□□部除名不进行教育的,他干不干活也懒得过问的那种。这样的人幡然醒悟,唐大壮觉得难以置信,如果是真的,他恐怕是整个公社的奇迹,公社干部会拍手欢呼的。
农村包围城市,农民的思想对社会对国家而言有着重要影响,他几乎能肯定,只要酒鬼踏踏实实过日子,不喝酒不闹事,今年他们很有希望获得先进生产队称号的,想到那枚代表着荣耀的徽章,他全身血液沸腾起来。
“知综,你干啥去呢?”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失望无数次的唐大壮有点不自信的拔高了嗓音。
“我...”
“有眼睛不会看啊,老幺送我去医院看病,咋滴了,老幺孝顺我你有意见啊,有意见也给我咽进肚里,我家老幺是最孝顺的,往后你再说他德行不好,我就去公社举报你看不起劳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