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2)
前辈曾说一句话,“偶像吃的就是青春饭,能赚一点是一点,人老珠黄了还没转型,就等死在沙滩上吧。”
可红的毕竟是少数,说这话的前辈自己都成了被拍死的前浪。
娱乐圈,捧红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只在眨眼之间,每隔三个月,追星女孩们的手机屏保就更新换代,频率胜过任何一款电子产品。常年引领KPI的只有那几个,小偶像的生活枯燥而艰难:守着一小撮不离不弃的粉丝,赶着半死不活的通告,陪着没什么用的酒席,一到月底就开始犯愁下个月的房租和伙食费。
还不如普通上班族。
电梯到达指定楼层发出“叮”地一声脆响,李逾白结束腹诽,吞下最后一口牛角包,掏出手机边回消息边走了出去:“常哥,我到了,你们在哪儿呢?”
回复来得自然没那么快,李逾白环顾四周忙碌的人群,再一次感觉到偌大的光华娱乐十一楼,好像就他是闲人——不过他哪怕闲赋着,还拖了三个人垫背,发达的时候各自为政,现在懒了,反而觉得要糊一起糊。
也许只在这种时候,他和队友的确很有团魂。
李逾白现年23岁,不算练习生涯出道一年多,作为偶像男团的成员,是个出名太超过、转型差口气的尴尬年纪。
他们组合一共四个人,年纪相仿,最大的队长裴勉比自己年长五个月,最小的顾随刚满二十。旁人都觉得同个年龄段的大男孩容易打成一片,李逾白却没有太切实的“团”感,因为他们都心不在焉。
组合如今现状堪忧,真要追究起来,他们四个加上经纪人,谁都难辞其咎。
李逾白以前也有过梦想,刚入行时他觉得自己前程似锦,不久后可以打电话给父母炫耀无论是大学专业还是毕业的路,他的选择从没出过错。可惜出道不满半年,他就知道这个电话或许再也没有机会打出去了。
经纪人赚的是快钱,几个队友混到现在,小群里的聊天记录稍一努力就能翻到头。裴勉偶尔良心发现问一句有没有人去吃网红店,其他三个复制粘贴“不去”已经是常态。
最开始还找理由做样子,如今连个借口都懒得想,可谓是彼此看透了。
说“关系不好”似乎有点牵强,营销号把他们黑了个遍,都没有提到成员不和。李逾白觉得用当下流行的那些网络用语解释,他们这不叫“不和”,而是“有壁”,并且大家都对这事心里有数。
有壁是件很微妙的事,说塑料兄弟情,估计没人承认他们是好哥们儿,但要强行形同陌路,大家在一起练习加出道两年多,感情基础还是有的。
就死活玩不到一起,道不同不相为谋。
李逾白觉得这叫层次问题。
最简单的例子,前一天经纪人给他们群发消息让回公司开会,这个节骨眼上,有脑子的团队都会先问一句到底做什么,好有点心理准备。他们呢?统一答了“收到”之后到现在,他们那个四人小群里别说讨论的水花,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
正这么想着,李逾白又点开了那个群——太久没交集,已经在对话框中沉底——看见裴勉昨晚十二点多发了一条:“我明天坐最早班飞机从香港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