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1/1)
“常言道:祸从口出,两位妈妈活了半辈子,这个道理难道还用我来教吗?今天的事qíng,念在你们初犯,我就不再追究了。只是若是以后再被我发现,可别怪我不给妈妈们留脸面!”
纪瑾瑜教训了一番,这才跟着阳chūn走了。
待她走远了,那婆子在歪坐在地上,心有余悸道:“我的妈呀!这个姑奶奶可真不是好惹的主!”
“快起来,这地方岂是你我能呆的,被人看见了,怕又要说嘴!快走快走!”
背了人,纪瑾瑜方问阳chūn道:“刚才我要罚那两人,你拉我做什么?”
“我的姑娘,那两个人并非咱们府上的。是大奶奶从娘家带来的!是大奶奶的左膀右臂,你若是罚了她们,岂不是跟大奶奶生了嫌隙!”
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这两个人既然是嫂子的人,作为和离在家的小姑子,自己的确不宜惩罚。
本来以为自己离开薛家,回到纪府,就可以跟以前一样做事qíng随心所yù。现在看来,好像不是那么回事!说起来,纪府也不是自己的家了,这里是父母亲的家,是哥哥嫂嫂的家,自己只是客居于此罢了!
纪瑾瑜吓了一跳,自己怎么会这么想!若不是这么想,刚才自己何不gān净利落地处置了那两个婆子,何必这么顾忌?
见纪瑾瑜面色渐渐凝重下来,阳chūn有些打鼓道:“姑娘,我逾越了!”
纪瑾瑜这才回过神来,她不禁高兴地夸道:“好阳chūn,幸好今天你在!若不是你,我恐怕就做错了呢!以后我若有不对的地方,你还应该多多提醒我才对!”
“姑娘说哪里话!姑娘是主子,我是下人,姑娘的脸面就是我们的脸面。姑娘有了体面,我们做下人的脸上才有光。再说了,姑娘不过是一时失察罢了!”阳chūn这一番话说的不骄不躁很是中肯,让纪瑾瑜不由竖起大拇指来。
☆、44、争执
没过几天,纪洪便从督察院侍郎被贬至礼部员外郎,虽然与在安吉一样都是五品,但是这一次却不是正五品,而是从五品。而且又是京官,又是最无实权最不易做出业绩的礼部。在王公贵族、达官公卿云集的盛京来说,小小的从五品实在是低了些。
纪瑾瑜跟纪洪却知道,这样的结果再好不过。如今圣上昏聩,不理朝政已经两年之久。这两年来,皇太孙与皇四子一直在暗中较劲。一个是皇上钦定的皇储,另一个是受朝臣推崇的嫡皇子,究竟鹿死谁手,现在并不清楚。大局未定,稍不注意便会引来杀身之祸,更有甚者,连累满族。这个时候,贬反而比升迁更值得庆贺。
这样一来,纪洪以礼部员外郎的身份再继续住在西大街棠花胡同就显得有些不合适。
除此以外,随着人口越来越多,这三进的房子,便显得小了许多。
除了纪瑾瑜一家,还有纪府老太太,二太太huáng氏,二姑娘纪瑾玥,下半年二老爷还要回京述职,到时候一起来的,还有huáng氏的一对双胞胎儿子纪慕炎、纪慕允,这样算起来,棠花胡同这里怎么也住不下了。
于是纪瑾瑜就跟纪洪、顾氏商量在南大街再买一处大的宅院。这南大街虽然离皇城稍远了一些,但是也还在内城,反正现在纪洪只是从五品,不用上朝,这样一来,就是住远一些也没什么关系了。
几个人商量之后,便将此事跟二太太huáng氏、纪老太太说明一番,受到了全家上下一致赞同。然后决定由纪慕远跟着大管家庞来旺去办这件事qíng。
庞来旺是庞升旺的弟弟,他们祖上便在纪家效命,是纪家的世代忠仆。兄弟两个庞来旺是纪府安吉的管家,庞升旺是纪府盛京的管家。后来,纪瑾瑜出嫁,庞升旺作为陪房跟着纪瑾瑜到薛府。庞来旺便接替他哥哥,做了棠花胡同纪府的管家。
庞来旺膝下只有一儿一女,儿子却在几年前得病死了,一个女儿也在安吉的时候嫁给了裁fèng店的掌柜。
纪洪可怜他老无所依,便做主将无父无母的全保过到他的名下,认做gān爹,只认亲不入籍改姓,只要活着养老,死了送终即可。
庞来旺找了牙行,看了好几家房子,最终定下了南大街椿树胡同。这房子由东、西、中三路组成,三边各是一个三进的院子,比棠花胡同大了一辈不止。
到了买房的时候,顾氏却犯了难,房子的价格是五百两,并不算贵,但是除去两房太太的嫁妆,范氏、纪瑾瑜的嫁妆、纪老太太的嫁妆不提之外,两房公中财产只有三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