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2)
“真的!”顾氏既惊且喜,没想到女婿这么好说话,然再一想,薛府人多口杂,纪瑾瑜上有婆母压着,下有仆人盯着,中间还有几个妯娌看着,岂能事事自专,随意回娘家。
这样一想,便qíng绪低落了几分,但是再不舍,到底知道不能再继续挽留了。
遂一家老小送薛博文、纪瑾瑜夫妇至二门前纪瑾瑜这才辞别父母亲人,登上青帷布顶的马车离开。
☆、试探
盛京,东大街白云胡同,薛府后侧院。
盛京不比其他地方,寸土寸金,尤其是靠近皇城的东西两条大街,更是千金难求,便是有钱,也难以买到。
薛府与纪府一样,也是三进的院子。只是纪府人口少,房子住的也算宽裕。薛府人口众多,四个少爷皆已经成家,大爷薛孟文还有一个年仅五岁的女儿。除了主子不算,还有外院、浆洗房、针线上、灶上厨房等处的下人,还有这屋子就住得紧巴巴的。
薛府上房与别家一样,上房在中间的院子,前院与后院皆是由两名两暗的共四件正房,左右各三间厢房,四间倒座房组成。为了居住方便,上房没有动,前院与后院各在中间砌了一道墙,将一个院子一分为二。
薛家大爷薛孟文夫妇与二爷薛仲文夫妇分别住在前院的东西两边,薛家三爷夫妇与纪瑾瑜、薛博文住在后院东西两边。
当初置房时,因薛家祖辈爱好钓鱼,后面便有一大片水塘。后来薛家人口渐多,陈氏便做主让人填了水塘,建成了一座小巧玲珑的后花园,又在里面建了三间书房。
因上房还有一个大些的书房,所以这个小书房很少有人来。后来薛博文要下场科考,这里便作为薛博文温书刻读的地方,时间久了,这个小书房便成了薛博文的私人书房。
用过晚膳,薛博文稍坐了片刻,就去了小书房,一直到酉时末还没见身影。
成亲前三天不准动针线,纪瑾瑜闲着无聊,就让阳chūn打开箱笼,将她出阁前新买的传记野史小说拿了出来。当初她就想到,到了薛家,耳目杂多,再买这些书恐怕不方便,于是就一下子多买了几本,加上她原来的书,竟然满满装了一大箱子。
本来只是为了消磨时间,谁知看着看着,纪瑾瑜就被里面的qíng节吸引了,竟然越看越津津有味。
她静静地看着书,阳chūn在一旁一边做针线,一边为她端茶续水、剪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