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1)
明德十二年chūn,皇太子薨。明德皇帝立年仅八岁的皇孙为皇太孙。
明德十三年,自己父亲作纪洪为故太子一系被打压,被贬至安吉老家做五品的县丞。
明德十五年,今上立贤妃为,乃当朝镇西大将军慕容德胞妹,贤妃所生皇四子也由庶变嫡。
对于这个朝代,自己所知道的就是这么多。但是与自己想象的古代还是有些不一样。比如女子不用缠脚,可以出门做买卖,可以读书写字上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开放的,女子相对也更自由一些。南方相对落后,对女子要求高,北方相对开放,越靠近盛京,女子越自由。当今圣上的亲妹妹,大长公主,就是和离再嫁的女子,并没有受到人们的谴责。相反,只要德行无错,女子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反抗对自己不好的丈夫,主动提出和离,还被示为贞烈。
这个朝代有玻璃镜子,自鸣钟这样现代的东西,据说是开国圣祖皇帝所创。他创造了大晋国,是军事天才,组建的部队所向无敌。他是史上最富有才华的诗人,写出了很多有名的诗篇。他更是传奇的能工巧匠,制作了很多jīng良的东西。小到妇女用的菱花镜,大到防御的大pào……
这个圣祖皇帝,俨然是一个不择不扣的穿越者。
纪瑾瑜要感谢这位前辈,如果不是这位前辈,恐怕自己的生活也没有这么自由。
*******************************************************
第二天一大早,纪瑾瑜辞别了纪老太太,顾氏等人。坐上马车,带着湘月,照顾起居的婆子,小厮,护院等离开了她生活了十年的安吉。
白天赶路,夜晚休息,很快就离开了浙江境内。已然是秋天了,白天还有些热,这一路上山山水水风景也非常不错。十年未出家门,这一出来,让纪瑾瑜觉得全身上下的毛孔都舒适异常,有些闺秀一辈子也不可能出趟远门啊。这还是要感谢自己如今的父亲纪洪,若不是他自己恐怕也没有机会出远门呢!
十年的贬遣生活,纪洪一直过着简单的生活。在纪瑾瑜的印象里,纪洪俨然就是一个非常符合要求的好男人:有正当的工作,俸禄跟名下的产业足够养家;他是好儿子,对纪老太太晨昏定省,非常尊敬,如果顾氏不说,她几乎要以为他们是亲生母子;他是好夫君,对大太太顾氏体贴入微;更是好父亲,亲自督促自己的学业,对纪瑾瑜爱护有加。
他给纪瑾瑜印象最深的就是内敛沉稳,和煦如风,实在无法与大太太口中那个雷厉风行、刚正不阿的铁面督察院御史联系到一起。十年的贬遣,一朝召回,等待纪洪的又是什么样的命运!纪洪又自己关系着这个家族的命运,而自己又是这个家族的一份子。无知的未来,让纪瑾瑜彷徨了。
☆、惊险
白日赶路,夜晚露宿。这样渐渐来到山东德州府平原县。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天色渐渐暗下来,夕阳染红了天际,像绚丽的锦缎,又像无边的泼墨。纪瑾瑜松开手,雕花车窗上绣着竹报平安的锦帘就落了下来。只看江南景色好,不知何处是吾乡!对前途的不明让纪瑾瑜的心qíng渐渐暗了下来,没有了刚刚出门的喜悦。连爱说爱笑的湘月,也因为思念家乡,qíng绪也变得低落了很多。
暮色四合,他们还在路上。因为走了几条错路,导致他们现在没能到达城镇。一行人在空旷无人的马路上尤显得寂寞。最后纪瑾瑜做主,不必连夜赶到城镇,就在这官道旁边找一个村庄,在村户家中住下。
张嫂是平原县下马村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妇,她的生活平静而繁忙。虽然跟别的村户一样靠在种田养家糊口,但是他们家却比别人富庶的多。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们家靠近平原县的官道,这是由南方到平原县的必经之路。他们家在路上摆摊,后来还做起了过夜住宿的生意。来往的商旅要是晚上来不及赶到县城,就可以在他们家住下来。
这是个再平常不过的傍晚,打前面来了七八只马匹,和一辆马车,张嫂就知道是生意来了。打马上下来一个圆脸的汉子,张嫂笑容满面迎了上去:“几位大爷,天黑了不好进城,就在这里歇歇脚,好好休息一番,明早再进城不迟!”
她说的话gān瘪瘪的,却乡音朴实,笑容亲切,看着倒比那些伶牙俐齿的人要舒服的多。
圆脸的汉子正是纪瑾瑜其中的一个护院,名叫李寿。因为有功夫底子在,所以被大太太派来送护纪瑾瑜。他马上跟张嫂攀谈,想给纪瑾瑜找一个舒服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