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1)
顾氏也确实是将纪瑾瑜往宗室大妇方面培养的,且不说,纪瑾瑜的姑姑是大理寺卿的长媳,如今纪瑾瑜的父亲又升了官。就光说纪瑾瑜这样的容貌,到了京城,什么样的高门大户纪瑾瑜进不去?
女儿生的漂亮,做母亲的自然欣慰。但是顾氏又怕女儿太漂亮被人看轻了去,于是又费尽心思教养她,希望纪瑾瑜能有与容貌匹配的手段。
好在纪瑾瑜漂亮、聪明,xing子虽要qiáng却不娇纵。针线、厨艺样样都是好的,以后嫁过去,凭他什么样的铁石心肠的男子,也不愁他不动心。
自鸣钟响了九下,踏月陪着纪瑾瑜来到书房。
夫子是一个老先生,年过花甲,须发皆白,因此也没有男女大防。夫子教了纪瑾瑜三年,对这个女学生还是非常喜欢的。三年前纪瑾瑜还只是十一岁的小姑娘,但是写的一手好字,认了许多书。让夫子不由得感慨果然是书香世家,连姑娘都当男孩子教养的。
三年下来,夫子该教的自然都教了,几次请辞,都被纪瑾瑜留了下来。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什么人都见不到,只有从这个夫子嘴里能得知外面的世界。
纪瑾瑜向夫子呈上了昨日的课业,夫子看罢之后对纪瑾瑜夸赞不已:“三小姐的字越发jīng进了,这一手簪花小楷写的刚柔并济,比男子都不差的。令兄写回来的书信我也看过,且不论文采,这一手字却是逊色小姐多矣!”
怪不得顾大人总是遗憾此女不是男子!
纪瑾瑜却站起来躬身说道:“我不过是比别人勤奋些,想着笨鸟先飞才能赶上别人。父亲是大晋国明德八年间的探花郎,我若不努力岂不是给父亲抹黑,若是跟哥哥比,还是差了许多。我也身无所长,只有这一手字能拿得出手了!”
夫子却是眼睛一亮:“笨鸟先飞?你这比喻倒是令人耳目一新!只是太过谦了!上次我过寿你送的书袋子又方便又好用,不仅绣活好,连袋子也设计的jīng巧!”
上个月,纪瑾瑜给夫子做了一个书袋子,像现代的书包那样,可以斜跨的。里面分了好几层,可以放不同的东西。让老夫子爱不释手,直夸纪瑾瑜心灵手巧。今天夫子又夸了一次,直听的纪瑾瑜很不好意思。
见到她一脸谦逊的模样,夫子心里更是遗憾:这样的人才,却是女儿身,着实可惜了!
☆、事由
夫子的课上完了,纪瑾瑜又上了一个时辰的女红针线课。用过午膳教养嬷嬷又教了她半个时辰的规矩,好在纪瑾瑜对这些课业原本就有基础,学起来倒也不是很难。
这边纪瑾瑜上着规矩礼仪课,那边教针线的杜姑姑来到大太太顾氏的房里辞行。
“……三姑娘的手艺越发jīng进了,但凡是我会的东西,全部都教给三姑娘了。三姑娘虽然年纪小,但是却长了一颗七巧玲珑心,一点就透,伶俐的很。我再留下来,也没有什么可教的。所以想跟太太求个恩典。”
大太太喜静,等闲下人不敢高声喧哗。此刻又是午后,虽说入了秋,中午到底还是有些热,因此也没有人出入,倒显得比往常更安静了。
西厢房内,大丫鬟阳chūn正给大太太大着扇子。杜姑姑看大太太顾氏半天没说话,心里拿不准一个发颤就软了腿跪了下去:“大太太,当初您在京城救了我,我答应会留在纪家照顾姑娘。按说我是没有资格来求大太太的,只是前几天我听人说腾升班辗转到了京城。我弟弟当初就是被卖到腾升班的,求太太给我这个恩典,放了我,我想去寻我弟弟。”
说着,她就冲着那青花面光鉴照人的地砖磕了下去:“求求太太,求求太太。”
杜姑姑是纪瑾瑜的针线姑姑,这十年来在纪府也是半个主子的存在。纪瑾瑜待人亲切,大太太顾氏也从未为难过她。这十年在纪府她的生活过的非常舒适,但是她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是官宦之后,她没有一日不再想要找到弟弟。
大理石地砖的凉气顺着膝盖往上冒,杜姑姑只觉得时间分秒难熬。纪府的生活既舒适又体面,她从来不曾向今天这样láng狈过,但是想到自己十多年不见的弟弟,她又挺了挺脊背。
大太太顾氏半晌才说道:“在纪府你也呆了十年有余,三姑娘待你如何你自然是知晓的。你生了离开的心思怕不是想去找你弟弟吧!”
杜姑姑一听心头又是一颤:“太太明鉴,我想离开的确是想去找我弟弟。另一方面,也不想让太太为难。二太太娘家舅老爷来无意中碰到我,这几日二太太三番两次来找我,我人微言轻,不敢顶撞二太太……”,说着,她的眼泪留了下来:“大太太,您是知道杜若的,杜若宁愿死,也不愿意给任何人做小,求大太太放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