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福王 > 第二百七十章 癸酉科考(上)

第二百七十章 癸酉科考(上)(2/3)

目录

但即便是满朝重臣都被迫投靠。嚣张言官落得个人人喊打的地步,民间也渐渐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却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患并没能消除。为了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朱由骢才会把实力最强大的新军留在国内,才会在北地民心已复即便是留守京师的李国普想打点什么歪主意也没那胆量的时候,忽悠崇祯坐镇南京。

而江南也不愧为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那些在暗地里上蹿下条的赶考士子就已经说明这种顾虑不是杞人忧天。为了配合这最后的清剿行动,孔衍植在安排课程的时候留了一手,所有官学在第一年里只教受儒家启蒙读物,一方面是为了让百姓从小就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另一方面也是要给江南士人一个错觉。

虽然官学里主要负责授课的都是来自洛阳书院的学子,但他们也还顶着个秀才的名声。要知道前些年的北地战乱造就出的落魄秀才多如过江之鲫,谁还有那工夫去慢慢考证啊?而且负责这项工作的可是衍圣公,教的也还是儒家经典、子曰诗云。所以即便是士人们担心今后抢饭碗的多了,也仅仅是未雨绸缪地选择了抱团战术预防可能出现的对手,但也绝不会猜到这是要断掉他们根基的狠招。

让士人们更没想到的是,崇祯六年的这场科举考试就是一个大陷阱,朝廷不但要选出最优秀的人才,还要彻底断掉腐儒们的前程。崇祯和皇党奸佞要借这次机会让天下人都知道,作为修身养性的儒家经典是必须学的,但想仅凭这个就混入朝堂高人一等,那是连狗洞都没有。顶多也就是让去翰林院养老,每个月领着那点可怜的俸禄看着别人过上好日子。

而这次住所的安排也让皇党奸佞们煞费苦心,传统士人不管在背地里有多么不堪,但在人前他们永远是道貌岸然的正义之士。既然那里现在已经被彻底清空没了往日的风花雪月,他们又何妨把自己继续打扮得清高点呢?

所以现在琴淮河畔住着的要么就是洛阳书院赶来的神秘考子,要么就是跟宋应星一样的离经叛道之徒。即便是真有几个儒家士子,也是属于黄宗羲那种率性直为不拘小节的风流人物,这些人正是大明朝廷所需要的。

“臣参见陛下!”孔衍植很清楚经过这次科考他在士人中仅存的那点威望将荡然无存。但他却没法拒绝朱由骢给他下的诱饵。在忽悠皇帝等着蛮不讲理的异族入侵彻底毁灭华夏文明,和扬帆四海把儒家文化变成所有番邦的统治学说之间,他一直是坚定地选择后者。

“怎么样,试题都准备好了吗?”即便是一场无聊的游戏,崇祯也不愿意太过敷衍。

“臣此次所命之题典出中庸……”圣人之学真的就是治国安邦之道?这个问题就连孔衍植自己都懒得回答,朝堂之上就不用说了,要不会点之呼者也的怎么糊弄皇帝?但地方官府之中,无论是知府还是知县在处理实务的时候却很少用到,因为真正维持衙门正常运转的恰恰是那些在科考中落榜的刑名师爷,或者是还识两个字却明算理的小吏。所以孔衍植这次出的题很简单。以至于读过两天书的都能混进养老院去呆着。

“嗯!”崇祯对这安排很满意,要是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的第一关难太高,那跟前些年的科考还有什么区别?

“另外就是钦天监和户部那边出的题了,九章算术跟徐光启早年间翻译的几何原本都有涉猎,据他们所言届时能淘汰掉超过一半的腐儒!”

“嗯!”剩下的这一半或许做不得好的文章写不出诗词,也不可能都进入帝国学院,但却可以用于处理衙门内的事务。

“再就是德维涅这次送过来的那个西夷了,根据研究院各位大师的评判,他出的题在我大明境内顶多有一成的人能做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