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引火烧身(1/4)
因为孔衍植当初的那条建议,现在大明境内的百姓谁也不愿意给自己找不痛快,放弃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摆脱贱籍机会,又去卖笑卖唱卖身材混饭吃,等着被重新划进更没地位的贱奴行列。(天天中文.)但一个太平盛世又缺不了这些曲艺项目,而鞑子们反正都要赎罪三世也就没那么多顾忌,其中那些不会种地又不敢上阵杀敌长得也还不算太吓人的就接过这差使,担当起了为大明百姓带去欢乐的重任。
不过普通的鞑子就是唱得再好跳得再热闹也就仅仅是为博人一笑,顺便混个温饱而已,那日子过得比前些年的乐户还惨章节。而刑部尚书乔允升再怎么无聊也没空去和这么多人谈心,他所需要教育的就是其中那些领导者,比如有资格在太庙进行表演的黄台吉等人……
凑巧的是,崇祯这个昏君特别爱显摆。为了能让九泉之下的朱元璋知道大明最近比较威风,硬是把这些曾经的心腹之患从京城给拧过来带着到孝陵去唱了三天三夜大戏,否则就是他想答应乔尚书的这个要求也很难办到。当然了,崇祯能被称为昏君也不是没有道理,至少他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就很糊涂,也没打听乔允升到底要做什么,就直接把人给扔进了刑部大堂。
既然有人主动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正忙得昏天黑地的各部尚书也就没空去理会二月十六那个月圆之夜,在突然宣布戒严的刑部发生过什么事。反正要是没处理得好,让那群腐儒真有机会跑到大街上去胡闹了,那倒霉的肯定是乔老头。他们大不了集体上书罢免掉这个奸佞后忽悠到自己的部门去打杂,顺便把倭岛上的镇国将军给招回来背黑锅。
就在距离腐儒们发动街头抗议还有不到十天的时候,他们也仿佛迎来了春天,从金陵开始所有的文艺表演者突然在他们的表演中开始宣传起程朱理学。要说这可是好事,连鞑子都受了圣人之言的感化。腐儒们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纷纷从各个角落里跳了出来为即将爆发的抗议活动营造出舆论氛围。
然而就在腐儒们兴高采烈准备为即将到来的胜利而欢呼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乔允升有多么无耻,那群鞑子有多么会瞎掰。当最擅长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朱熹遇上了最懂愚民教育的鞑子以后……
去人欲存天理被刻意歪曲了,刚读了几天书的百姓们还闹不清楚那其中的真实含义,也不关心那些和他们没什么直接关系的各种解释,但在鞑子们的戏文里那成为了新民族政策的摇篮,而且有必要推广到整个大明!这让百姓们怎么可能接受?他们只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时候大明朝廷一直鼓吹的民族优劣性也开始显示出其威力,百姓们明白不同的生育政策恰好是他们和那些被贬为贱奴的一大区别,若朝廷真取消了刚实施不到两年的扶持。那他们不变得跟鞑子一样了?所以民意开始沸腾,那个差点就成为大明皇室老祖宗的朱熹在他们心里的位置一落千丈。
还没等腐儒搞懂这是怎么一回事,鞑子们又开始转风向了。他们仿佛是不甘心做最低层的贱民,而重新引用圣人之言将矛头对准了商户,直斥他们是有悖圣人之训不事生产而获利甚巨的蠹虫。这下子可就真是捅了马蜂窝,让那些辞职不干正四处张罗着出外打劫的前朝廷重臣无比愤怒。这还有没有天理了?连当世大儒圣人后裔都说了搞阶级划分是不对的,这些鞑子居然还想用这个借口把曾经的士人们给踩在脚下?于是,躺着中枪的周延儒等人挺身而出,他们要愤起反抗驳斥这种歪理。
当然了。鞑子本身就是不识教化的野蛮人,无论是大明百姓还是博学鸿儒都没心情和他们较真。但是站在鞑子后面的那群腐儒就简直罪不可恕,特别是受了委屈没地方说的前朝廷重臣们,别以为他们下了台就没实力。一夜之间大江南北从民间到朝堂。整个大明境内无数人站了出来,开始对腐儒们进行口诛笔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