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四 狭路相逢(4/4)
“弹匣!”马小宁又说了一句。
如果他不是打光了身上所有的子弹,最后的敌人肯定轮不到大家『乱』枪打死。
预备役装备的是老式子弹袋,就是那种围在胸前的帆布袋,这种子弹袋只能装四个弹匣,加上枪里的一个,他的所有弹匣都打空了。
另外在弹匣袋的左右两侧还有两个方形的小包,每个小包里都装着一包没打开的牛皮纸包,每个包里包着二十五发备用的毫米子弹,可两边正打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往弹匣里压子弹?
后面的战士们根本连一个弹匣都没打完,当即就有三个人递上了自己的弹匣,其中一个就是杨威。
马小宁毫不客气地一把将杨威按倒,与此同时一脚一个把另个两个战士踹倒在地:“站起来找死么!”他从杨威手里扯过弹匣卡在自己的枪上,重新瞄准了山坡上的敌军尸体,挨着个的补枪。
“这是战场,别让电影骗了,不想把命扔在这儿,就老老实实的听话!”如果没有单兵电台,班里的战士们绝对听不到一班长的话!
预备役部队使用的单兵电台并不是制式装备,与其说是电台还不如说是临时拼凑出来应急的东西,更像是某些三流小厂出的儿童玩具。
这种电台在短距离内通讯没有问题,但通讯距离极其有限,超过一百五十米就休想再收到任何信号,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人用它和山那边的部队联系的原因所在——即使没超出通讯距离,中间隔着一道山梁也休想收到任何讯号。
没有人敢反驳马小宁的话。
马小宁补完了枪又照着山坡上崩了两颗枪榴弹才稍微松了口气,山那一边的枪声越来越密集,没时间再等下去了。
“有人受伤没有?”
没人说话,马小宁两手端枪弓身向前:“跟着我!拉开距离绕着尸体走!”他一马当先冲向山坡,杨威紧随其后。
电影电视里常常有重伤的士兵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镜头,这绝不是导演的编纂!而且电影里的敌人总是胆小而懦弱,可实际上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军队都有自己的骄傲,军人就是军人,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军队,甚至是反正府武装都有视死如归的战士,仅靠月学根本无法判断山坡上的敌人是不是死透了,如果不是山那边的战士激烈,马小宁甘愿从山顶爬过去也不会冒险走山口的路。
十几个人拉成了一排,走在队伍最后的副班长突然发现前面只有十一个人,加上他一共才十一个!
“等等,报数!”
“一、二、三、四……十一!”
“十二!”从排着的马小宁开始向后,副班长报出最后一个数,缺一个!
“人呢!”马小宁的眼睛顿时就红了。
“在那儿!”杨威的热像仪立即发现了树丛里的一个白『色』影子,可这个影子的颜『色』比起其它人淡了许多,灰暗的白『色』更像是活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