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1/2)
他还教训自己了?多行善事?顾十八娘扯了扯嘴角。
老头见她不赶自己下去,忙又抖着自己麻袋,哄小孩子一般接着道:“不买也看看嘛……看看不要钱……”
顾十八娘再一次被他逗笑,看着他意味深长道:“老丈,多行善事才能长寿啊。”
“长什么寿,老儿我活腻了……就等着跟阎王爷去吃杯酒……”老头嗤了声道,话说完又忙补充道:“不过,年轻人还是避开阎王爷的邀请才是。”
说罢不待顾十八娘在说话,将破麻袋抖到她面前,“小姑娘,你瞧瞧这都是什么药,瞧出来了……”
“瞧出了如何?”顾十八娘懒懒问道。
“瞧出来了,老儿我……”老头歪着头想,一面用手在身上乱摸,抖着袖子,掉出一沉甸甸的钱袋,以及一本发huáng的卷了角的书。
顾十八娘目光扫去,落在那书名上,不由眼睛一亮。
“刘公pào炙十七法!”她不由念了一遍,突然心一跳。
第48章认药
这一本书绝好的书,顾十八娘曾经听说过。
沈家有一本绝世孤本pào制药典,是沈家最初创办药行的那位先人无意中得到的,但毕竟是官宦人家,对此书只当作孤本书籍珍藏,并没有充分利用其中的知识,几代之后,更是没人放在眼里了,却不知道这是天下pào制药材师傅们心中的神典。
当她将这本书送给沈家药行那位老师傅时,老师傅竟愿意签卖身,不仅自己还有自己的子孙后代,都成为沈家家奴。
一本书有如此大的诱惑,但也就是从这位老师傅嘴里得知,还有一本书比沈家这本书更加厉害。
那就是《刘公pào炙十七法》。
自huáng帝内经初记载药材需要净制入药后,千百年来,药材pào制一直进展缓慢,通行的仅仅是简单地洗去泥土,去掉非药用部分,没有严格规范的切片、切段、粉碎,一直到了唐时,才出现一位大师,在pào制药材上造诣颇深,总结前人经验以及自己一生的实践,写下了一本药材pào制的专著。
此大师姓刘,因此这本书被称为刘公pào炙,又因为书中总结了十七种药材pào制的方法,俗称刘公pào炙十七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