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1)
“娘亲只是吓唬二狗子,没有真的要砍死他。”江又梅赶紧申明。
“吓唬也不能拿刀啊,儿子都快吓死了,生怕娘一刀下去结果了那条狗命。”小包子哭了起来,“今天如果没有太外公、大舅舅,还有王先生帮着咱们,娘一定会比二狗子的结果还惨的。呜呜,儿子不能没有娘亲呀。”
是啊,理智一回归,江又梅也吓出一身冷汗。这是封建社会,寡]妇本身就被人轻视和严苛,自己如此有悖妇德的做法真被拉去沉塘了都没处说理。
“娘当初的做法的确欠考虑,娘保证再也不拿刀吓唬人了。”江又梅立即承认错误,并再三保证下不为例。
可小包子越哭越伤心,让她心疼得不行,“好儿子不哭了啊,娘保证以后做什么都先要和儿子商量,儿子同意了娘再去做,儿子不同意就坚决不去做,好不好?”
“君子一言,”小包子抽抽嗒嗒地说。
“驷马难追。”江又梅立即接上。
“可娘不是君子,是妇人。”小屁孩哽咽的语气和大男子主义十足的话语还真有点违和。
“娘是女中豪杰,自然一言九鼎。”江又梅已经顾不得许多,只求她的儿子别再伤心,拍着胸脯保证道。
小包子这才止住了哭,渐渐进入梦乡。
江又梅不知道她此时的这个承诺被小包子拿捏了一辈子,几十年后都在后悔当初怎么就没看出来这小屁孩是个腹黑,小小年纪就会扮猪吃虎给她下套呢?
江又梅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深居简出,过起了年青寡】妇心如止水、清心寡yù的生活。
本来说好八月初一带着小包子去灵济寺给江又有祈福,都不敢出门,而是让李氏拿着她给的二两银子香油钱带着小包子去寺里烧香拜佛。
八月初二一大早,小包子穿着黛蓝色长衫和布鞋,背着斜挎式书包上学去了。
走之前还是把糙鞋拿出来套在脚上,把装着布鞋的口袋放进书包,“咱家到村里的这段路浅滩水溏多太,容易把鞋弄脏,等到了桥上我再把好鞋换上。”
江又梅郑重地把儿子送出门,看见小包子走了一段又回过头来向她招招手,“娘回去吧,儿子定会好好发愤。”
江又梅也给儿子招招手,依然靠着门柱站着,直到看不到儿子瘦小的背影才回身把门关上。
她去后院菜地里除了一会儿糙,现在这片菜地绿荫荫的长势甚是喜人,韮菜、香葱已经可以吃了,小白菘过段时间也能吃了。
她美滋滋地想,这清泉水可真是万能水呀,只兑一点点进去就堪比前世的化肥。
说到肥料,她嫌弃地瞄了眼茅屋后的茅坑,小包子隔段时日就会去视察一番,看后总要抱怨咱家的肥为何要比别家攒得慢了许多,他也不想想当然是进得多才会出得多呀,怎么可能进得少出得多呢?
昨天,他看到茅坑终于存了点那物,竟然欣慰地点着头说:“咱家也可以和别家一样自己施肥了。”
臭小子,连那物都要和别家比,好qiáng。
除了糙,又去把野菜剁了拌点糠喂jī。然后回去继续给卫氏做衣服,她想乘着这次江老爷子的寿宴,重回江家。这次凭着江家的qiáng硬态度,才狠狠惩治了二狗子母子,这个大粗腿一定要抱紧才行。
一个人在家的日子真是寂寞,小包子中午不回来吃饭,每月jiāo五十文的束脩,又jiāo了五十文的午餐钱。这里很多人家是不舍得jiāo午餐钱的,都是自家去学里送饭。但江又梅一个寡]妇家,再加上这次“砍人”事件,还是老实在家低调点好。
中饭吃的是今早剩下的青菜粥和糖饼。
饭后,她想喝泉水了,就把清泉现了出来。院子里一汪清泉随风dàng漾,她弯腰捧起水喝了一口,甘甜啊。又用桶舀了几桶泉水把水缸装满,现在她和小包子吃的都是清泉水,隔几天江大富还要拎桶回去。
她开始还担心喝多了会把这泉水喝完,后来才发现这泉水是取之不竭的,舀了多少它又会自动生出多少。
而且,这泉水虽然能增qiáng人的免疫力,也能治瘉伤口和疾病,以江又山和小包子为例,还是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真的没有那么神。至于能活死人、生白骨,还有待考查,不过江又梅持怀疑态度。
院子里的清泉飘散着丝丝甘甜的味道,jī圈里的小jī崽不淡定了,唧唧唧唧地边叫边试图往外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