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2/2)
能被老爷子惦记提起的杨,也只有这家了,而这家,素来与明家有怨,京市无人不知。
老爷子点了点头,目光有些放空,似乎已经开始追忆往事,“其实我们家以前和杨家是世交……”
明程愣了一下,他只知明杨两家素有旧怨,却不知道怨从何来,又从何时起。
此时不免生出了两分好奇,直觉又告诉他,老爷子今天的话或许是解开心头疑惑的钥匙。
在老爷子的讲述中,明杨两家原本系出同源,都是自清末靠走商起家,因为是同乡,两家一直都同气连枝互相帮扶,也有联姻,算得上是姻亲。
但好景不长,直到明老爷子这一辈,适逢新朝初立,要进行所有制改革,明杨两家的买卖都不能做了,还被打为资本主义走狗,要下放劳改,还要挨□□。
明家从前人丁兴盛,整个家族十好几房人,家里重视读书,设了族学不说,还送子弟去洋文学校,甚至有的去国外留学,这样一来,受了新派教育的明家子弟就有不少人后来投身抗战,有的战死沙场,也有的凯旋归来,进了政治权力中心。
所以明老爷子虽然下放劳改,但总的来说没怎么受苦,也安安稳稳的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等到平反了。
可杨家就没那么幸运了,“杨家最出息的子弟都出了国,没能回来,家里没人能帮忙说上话,你六叔公也只能托了老脸给杨老头找个没那么苦的地方……”
明老爷子喘了口气,咳了起来,旁边的管家忙给他递上水杯,等他喝了口温水,才又接着刚才的话题。
明程看了眼车外飞快闪过去的建筑物,不得不提醒了一句:“爷爷,我快要到机场了。”
明老爷子点点头,将最后的几句话说完。
事情的最后,是杨老爷子没能熬住□□,死在了改造地,和他一起下放的大儿子也因病早早去世,留下了杨老太和幼子孤儿寡母艰难度日。
杨老太为人偏执,之后一直都觉得是明家见死不救才使丈夫和长子蒙冤而死,愈发恨上明家,并且将这份仇恨交给了小儿子杨敏达,念念不忘要为杨家报仇。
杨敏达与明程的父亲差不多年纪,还略微大上两岁,明程和他打过交道,是个极其心狠手辣又刚愎自用的人,如果他也继承了这份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