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离别【求追读】(2/3)
歌,当然不可能是这个时代的歌,而是来自几百年后的那个新时代。
这段时间以来,赵城也教他们唱过不少歌。
对于小孩子来说,唱歌不仅能娱乐,还能识字呢!
“好~”
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一片欢呼,相比与阅读写字,他们更喜欢听故事,也更喜欢唱歌。
“那好,今天就教大家唱一首《踏山河》……”
赵城不墨迹,在黑板上誊写这首歌的歌词,一边抄写,还一边询问大家认不认识这些字。
这个时代是没有黑板的,但为了教学,赵城用几块木板拼接在一起,做了一块简易的黑板。
歌词不长,字也不难认,虽然六七岁的孩子认不全,但大多数孩子都基本认识。
赵城誊写完,等待了几分钟后,询问道:“大家都抄好了吗?”
“抄好了。”
“老师,我抄好了。”
“好了……”
“那好,老师先给大家唱一遍。”赵城握着竹扇,身穿明制汉服,还挺具灵气。
“秋风落日入长河,江南烟雨行舟~”
“乱石穿空,卷起多少的烽火~”
“万里山河都踏过,天下又入谁手~”
“分分合合,不过几十载春秋~”
……
“好听~”
“我想唱!”
还有大胆一点的女生,喊着秦老师好帅……
这样的氛围,若是在几百年后的小学六年级班级里,或许还挺常见。
但说这是在大明洪武十三年。
那就真的是见鬼了!
不过,这就是赵城努力了五十多天的成果。
这种氛围,会一直传递下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老规矩哈,我唱一句,大家跟着唱一句,记得要保持同步啊……”
“好~”
赵城清了清嗓子,
“秋风落日入长河,江南烟雨行舟~”
“秋风落日入长河,江南烟雨行舟~”
“乱石穿空,卷起多少的烽火~”
“乱石穿空,卷起多少的烽火~”
……
孩子们学得很快,跟着赵城唱几遍后,基本就能哼几句了。
“现在大家一起完完整整的唱一遍,我起个头~”
赵城拍了拍手,示意大家都安静下来,“秋风落日入长河,江南烟雨行舟~预备,唱!”
“秋风落日入长河,江南烟雨行舟~”
“乱石穿空,卷起多少的烽火~”
……
又这样唱了几遍后,基本就熟练了。
看着孩子们都会唱了,赵城明白,他该走了。
“小舞,老师有点事离开一下,你带着大家再唱几遍。”
“是,老师~”
小舞,全名吴舞,是吴勇村长家的闺女,也是这群孩子中年龄最大最懂事的人,被赵城委以班长重任。
“秋风落日入长河,江南烟雨行舟~预备,唱!”
“秋风落日入长河,江南烟雨行舟~”
“乱石穿空,卷起多少的烽火~”
赵城起了个头,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也听着他们清脆的童音,默默离开了书院。
他该走了。
……
“长枪刺破云霞,放下一生牵挂
望着寒月如牙,孤身纵马
生死无话,风卷残骑裂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