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搭上朱标的线【求追读求月票】(3/3)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老大哥家的人民生活水平远远比不过欧洲那些国家,更比不过大洋彼岸的强敌。
“想要改善民生,大致就是衣食住行等基础生活条件。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粮食,而要解决吃的问题,需要带大量优质高产的水稻、玉米、小麦、土豆等的种子,
有这些东西,在吃方面基本就算解决了;
只是很可惜杂交水稻不能育种,不然以杂交稻的优势,更能解决吃的问题。”
对于杂交水稻不能育种,赵城也很惋惜。
这水稻产量极高,虽然口感不是很好,但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有吃的就不错了,还考虑啥口感。
只可惜,就算带过去也于事无补。
“解决吃的问题后,就是穿什么的问题,不过明朝已经有棉花了,穿的问题不是很大;
住的话,古代建筑工艺很先进,富贵人家的住所并不是问题,但普通人还是需要考虑的。
杜工部有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景,现代虽有广厦千万间,但天下寒士并未欢颜啊!
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但水泥等建筑工艺品要多准备一些相关知识才行。
最后就是行的问题了,这个问题……”
赵城暗暗摇头,想要在古代解决行的问题,这与登天何异?
古代人员流动没那么容易,不止是体制上的问题,还包括道路的问题,以及交通工具的问题。
……
要不,带一辆比亚迪明过去?
赵城猛地甩甩脑袋,带一辆新能源汽车去古代,怕是疯了吧!
就算他能解决电的问题,可有车又如何?路都没有!
梦里开车?!
“想多了,不急一时,要和朱标搭上线,解决吃的问题就足够了,其他的还需要从长计议才行。”
赵城继续思考香蕉姐的回答,总结了几条思路。
“在大明站稳脚跟后,就可以开始尝试改变世界了。
首先要推行新型高产农作物,这点有朱标主持不会是大问题。
我也可以依靠这些农作物进行初始的资本积累,为设厂开店做准备,需要设的厂和开的店都有很多,
这一点也急不得,现在做好知识、资料储备,穿越过去后再做打算。
花费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时间,促进大明商业发展经济繁荣,
与此同时为工业打下基础,方便以后开展下一步工作,推动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是基础,需要大量的人才,这就需要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官本位的教育体制,耽误了夏族几千年啊!”
赵城很感慨,他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一时间脑子都有点混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