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1/1)
“吴冠中先生说,今天的中国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简单讲,现在一个人的审美力,已经变成了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俞飞鸿算一个,MiucciaPrada算一个,审美足够成熟的人通常会有一套dú • lì的自我价值体系,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不会在意别人的评价,俗称‘思想dú • lì’。”
“其实一切创造性的工作,技术都只是技术,起决定性作用的永远是审美,所以我不懂摄影也能去热流,不懂设计也能帮人家决定色系。”
“关于‘美’和‘审美’到底分别是什么,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公认的一点是,你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审美活动,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在中国传统美学里,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你们应该从来没在别的地方见过“意象”这个词,因为“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核心概念,美学特征表现出来的象征性、含蓄性、暗示性、神秘性,也是东方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的特有特色。”
台上人一身锦衣,站在朴实无华的教室里,滔滔不绝地用学术性的语言整理归纳着充斥在大家日常生活中的意识世界,不再懒散,不再漫不经心,紧紧地勾着每一个人的注意。
从那时第一眼起,张行止就能感受出钟亦对教室的严肃。
或者说,是对知识的敬畏。
“我们中国人最常讲的两种美,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又称壮美和优美,二者可以‘偏胜’,但不可以‘偏废’,在中国古典美学的系统里,壮美的意象不仅要雄伟、劲健,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韵味,优美的意象不仅要秀丽、柔婉,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骨力。”
钟亦上面这一大段基本都是照着概念直接背的,正准备展开仔细讲就听沉思了大半节课的王寺恒忽然举手道:“钟老师这题我会!”
“有例子?”钟亦会意。
“当然!”王寺恒当即便是一呲牙,狗腿道,“‘优美’和‘壮美’不就是您跟老张吗,一家人美的标标准准、整整齐齐,一点没偏。”
钟亦噗嗤一声就笑了,惹得王寺恒相当不满:“钟老师您笑什么啊,别看我们老张成天木着张脸,其实贼文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哪是跟你闹着玩的。”
“是吗。”钟亦挑眉,倚着讲台看向角落里的张行止,顺势便扬起下巴道,“既然你们张老师这么厉害,那接下来就听你们张老师讲呗。”
王寺恒赶紧缩脖子,本来是想帮着老张炫一把,没想到自己还把他坑了,讪讪道:“没有没有,您继续您继续……”
结果钟亦当真就撂挑子不干了,抬着眼镜便道:“本来我就这么几节课,要给你们讲明白美学跟逻辑学都是什么也不现实,连入门都算不上,还是得靠你们自己课后研究。”
“所以我这节课引出了三个问题,留作课后作业的是,为什么说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留作我期末考题的是,为什么说美学和逻辑学是中国的孩子最缺少的两个东西,最后留作补考题目的是,这两门学科,究竟是什么关系。”
钟亦这猝不及防一通安排,直把底下一帮学生打了个措手不及,连记都没来得及找地方记,就听他们钟老师又道:“下节课讲完逻辑学也会留一个相关的课后作业,至于补考题目,我先前就说了,很难,根本不是你们的水准能解决的问题,所以,补考必挂,明白我意思吧?”
所有人:“………………”
这是他们第一次产生想要过一门课怎么就这么难的想法……
至此,钟亦说到做到,点着张行止的名字就把人叫了上来,勾唇道:“你们接下来对我这节课讲的东西有什么不明白的,都可以问你们张老师。”
张行止当时就愣住了,却见钟亦狡黠地睨着他道:“都偷偷看我论文了,那总得检验一下张老师你学习认不认真吧。”
张行止默默一哽:“……好。”
被完美猜中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