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1)
大宝是李富贵的小孙子,今年不过两岁,正是活泼好动,爱吃糖果的年纪。
如果放在以前,李富贵会毫不犹豫的收下钱,毕竟现在的土地还没改革,没有归属集体,村里的干部都是沿用建国前德高望重的村里人当干部,没有后面二十年管得严格。
这时候的干部工资低得要命,一月才四五万块钱(五块钱),不但要管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还要每天自己下地干农活儿挣口粮,不收点外钱,这些干部得把自己饿死、累死。
然而李富贵却没收穆秀冬的钱,一脸正气凛然道:“接收人民的财产是地主坏份子的行为,我作为党的好儿女,坚决拥戴伟人主席,务必做到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一心一意为人民,早日实现共产主义!你们且等着,我去去就回。”转身雄赳赳气昂昂的套村里的牛车,赶去县里打报告了。
其实一般的村里买地、买房都十分简单,只需要看中地段,村干部进行测量,估价,私人地产做见证,公家地产开证明,双方拿钱摁手印,这事儿就算成了。
穆秀冬他们要买的地,是属于富农成分孟九棕家里的,从形式上来讲比较复杂,因此需要上报上级领导,进行查实、批准、审核,方能进行买卖。
到了下午晚饭之时,李富贵风尘仆仆的赶回了尖头村,对等候已久的穆老三父女,喜气洋洋的扬了扬手中的文书道:“成了,你们把钱给我,在文书上摁个手印儿,房子就是你们的了。”
穆老三在他拿出来的红印泥里染红了大拇指,接着在两张文书上摁了手印,对李富贵道:“多谢李老哥帮忙,等过几日我们房屋修葺好,定会请老哥上门来喝乔迁酒,还望老哥不要推脱。”
“我一定来。”李富贵笑呵呵的把另一份属于他们的交易文书拿给穆老三,冲他们父女俩摆摆手道:“今晚你们暂且住一晚,明儿我叫上几个人帮你们修葺屋子,不用给他们工钱,管一餐饭就好。”
乡下人修葺屋子大多都是你帮我,我帮你,鲜少收钱的,收了钱就显得外道,以后人家就不帮你了。
穆老三也就承了李富贵的情,对他又是一阵感谢。买好了房子,穆老三父女掉头回穆老二家,把自己为数不多的家当搬去‘新’屋。
他们的东西很少,几件补丁衣裳,两床比铁还硬的陈年破旧棉被,一些日常用具等等,用不了几回,就把家当搬了个一干二净。
穆老二早前跟穆老三生了好大一场气,觉得穆老三这个堂弟把他想得忒坏,也不给他面子执意要分家出去,让村里人笑话他家,这会儿坐在院子中间的李子树下生闷气,不说话也不吭声。
许玉凤、银花、铜花母女三人早就想把穆老三父女扫地出门,今天他们自觉滚蛋,三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面上却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俩来回搬东西,时不时剜穆秀冬一眼,深怕她拿走了属于她们家的东西。
穆大林则默不作声地帮着穆老三父女俩来回搬东西,眼瞅着天快黑了,穆大林低着头走到穆老二的面前道:“爹,您当年收了三叔的钱,说好要养大秀冬妹妹,让三叔吃穿不愁。如今三叔买了房子单过,他们那茅草屋实在太破,啥东西都没有,也没半颗粮食。我想,我们该挪一些锅碗瓢盆过去,分出他们应得的口粮,家里养的鸡鸭也抓两只过去,另外新买的猪仔也......”
“凭啥!”他话还没说完,许玉凤像被谁踩着尾巴了一样,‘嗷’的一声站了起来,指着穆大林的鼻子大骂:“你个王八犊子!你到底是谁的儿子?胳膊尽往肘!我们凭啥要给那对丧门星父女挪东西,他们这些年吃得用得不用钱吗?还想要我养的鸡鸭,我养的猪,我告诉你啊!叫他们做梦去吧,我......”
“大林他娘!你闭嘴,由着他去!”穆老二沉着脸儿吼了一声。
院里院外挤满了看热闹的街坊邻居,这臭婆娘还瞎咧咧,不是存心让人笑话!
许玉凤不甘心的闭上嘴,愤恨的坐在院子中间的板凳上,时不时拿眼剜着自己不争气的儿子,嘴里嘟嘟囔囔着:“这家我是管不了,但谁也别想拿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