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1)
蒋雪吟的视线从有万千腹诽的评估部门划过,却像是没看到他们的为难一般,兀自点了点头,进入了下一个话题,“另一个,这部片子,其实是我个人的一个遗憾。五年前,我就看过前三集了,当时在内部的反响也很好,本来已经决定要在我们台播出,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成,可惜啊。”
他这么一说,苏凡瑜终于想起了《高三办公室》和这家电视台曾经的渊源。
大四那会儿,一是因为希望这部剧按照父母原定的的计划播出,二是因为父母曾经的旧友找上门来给他牵线搭桥,这剧确实差点被卖出去。
只是这世间,哪里不是雪中送炭少,火上浇油多呢。
他涉世未深,没有意识到那人并非出于好意想帮他一把,而是动了歪脑筋,想利用他对生意场的无知空手套白狼,把卖剧的钱拐到自己腰包里,直到临到审合同时被法务提醒才醒悟了过来。
正所谓贪心不足蛇吞象。
那人若只是想从中捞个油水多赚些返点什么的,苏凡瑜是决计不会过分计较的,但他没打算给苏凡瑜留下分毫,苏凡瑜也不至于傻笨软弱到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的地步。发现真相后,他没有像对方以为的那样任他宰割或是息事宁人,甚至没有对所谓“长辈”留一点情面,直接手段强硬地捅破了窗户纸,让对方丑态毕现。
事情最后闹到电视台里人尽皆知。为了求稳,当年的负责人最终决定不碰这烫手的山芋,而蒋雪吟在那个时候屈居二把手的位置,就算真心爱惜好剧,也不可能在顶头上司排版的情况下有什么挽回的办法。
听出蒋雪吟话里淡淡的愧疚与歉意,苏凡瑜对他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这事说到底本与他无关,他能念着旧情、在这个档口儿往事重提,就算不是雪中送炭,一个锦上添花也是没跑的。
而在当今世道,能做到这个,已是不易。
第31章
第一任男朋友
蒋雪吟的讲话时间对于一个事业单位老板来说并不算长。罗盖本来还暗自窃喜,觉得自己可以再准备一会儿,没想到他几分钟便完事儿了,只好硬着头皮上场。好在苏凡瑜的策略是用电视剧内容本身说话,需要他在看片前讲的,也不过是一个故事梗概。
“《高三办公室》讲述的是在一所虚构的重点中学里,高三学生、老师、家长这三方之间,从对抗、矛盾、冲突走向理解与成长的故事,探讨的话题除了未成年人心理、亲子关系、教育方式等常规话题之外,还有精英主义、原生家庭、爱情关系等。
虽然是五年前的剧了,但是这些话题的深度与时效性并不差。
一方面,剧本自身有一定的超前性,放在今天来探讨也并不过时。另一方面,咱们的这些理念在这些年也并无太大变化,不是吗?我举个例子,剧中有提到一个毕业生回来看老师,向老师抱怨就业问题,他说,社会发展实在太快,我进大学的时候,金融还是个热门专业,等我毕业时却连个体面的工作都找不到,我觉得,我像是被社会欺骗、抛弃的人……”
苏凡瑜不敢细听,只能装出一副专心的样子,实际上在心里搭了个台,让叶昭叶笙师兄弟给他表演舞剑。
《高三办公室》的两位老师主角以他的父母为原型,剧里用了很多他们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不说,在选角的时候也特意找了与他们外貌气质相近的演员。
电视剧拍摄期间,他时不时就会去片场转悠,觉得从这个视角看“父母”,既新奇又有趣。但在父母过世后,他便再没敢对这部剧动一点好奇心成片出炉,他一集没看;和潜在金主接洽卖片,他也尽量让公司其他人出面。
若非因为这次他不来的话实在于礼不和,他是决计不会亲自到场的。
罗盖很快说完,麻利地将电脑连上了投影。
为了保证视觉效果,会议室的遮光窗帘被完全拉下,灯也被全部关闭。趁着黑灯瞎火,苏凡瑜和赖黎罗盖打了个招呼,便遁了。
压在心底的回忆趁着他情绪波动,跃跃欲试地想逃蹿出来重见天日,又被他不由分说地镇压回去。努力放空地站在会议室门口半晌,他忽然觉得烟瘾难捱,像个没头的苍蝇般来回踱步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下楼抽根烟。
“快结束了通知我一声,我在楼下。”他给罗盖发信。
罗盖秒回一个好,别的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
急匆匆下楼,路上,有人叫住了他。
“苏凡瑜?”
正奇怪在电视台怎么会有认识自己的人,他一回头,更奇怪了,“齐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