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却上心头(3/4)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书页的空白处用蝇头小楷写着一些眉批,字体工整娟秀。细细读了几行,是些感言。
杨秋池是学理科的,本来诗词这些东西不甚懂,但对李清照的词却比较了解,这也算是机缘巧合。他读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他们班那个上课沉闷如嚼蜡烛一般的语文老师病了,来了个代课老师,是个刚才师大毕业的女大学生,身材高挑,戴着眼睛,书卷味很浓。当时正好教李清照《如梦令》一课,那女教师显然对古诗词有很深的研究,从介绍词人李清照的背景知识,到解说这首词的意境,讲得特别的有诗意,加上语音婉转,娓娓道来,正符合婉约派词人的那种韵味,让杨秋池一班同学听得如醉如痴,课后都缠着那老师多讲一点。于是,那女老师不仅课堂上教,还用了晚自习给他们讲李清照的词。
那几天的语文课,班里是座无虚席,连几个经常逃学的老油子都坐得端端正正撑着下巴睁大眼睛听得津津有味。晚自习的时候,其他班的听说了也都搬了凳子来旁听。
可惜,原来的嚼蜡烛语文老师很快就病好回来上课了,那女老师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让杨秋池一班同学(尤其是男生)唉声叹气了好久。而他仅有的一点诗词常识,就是从那短短的一周得来的。
后来杨秋池偶然看见班里女生那里有一本琼瑶的言情小说名叫《却上心头》,知道这书名便是来自这首词,便借来细细读了,被琼瑶阿姨的故事很是伤感了好一阵子。
现在,杨秋池想到自己穿越来到数百年之前的明朝,见到一位清纯美丽的王妃在桃树下读李清照的诗词,想起了那个将他引入诗词圣殿的女大学生,心中感觉真是别有滋味。想着王妃正细细品味这词中意境,黯然神伤的时候,却被自己鲁莽地打扰了,真有些愧疚。
郭雪莲又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表哥,这里是王妃寝宫,咱们快走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