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此乃阎王殿(3/3)
于是朱棣震惊之余,忍不住问:“为何如此?”
朱瞻基坦然道:“此文贼,若是将要诛他们的心,皇爷和孙臣都不是他们的对手。至于阿舅,阿舅平日里虽也抱着春秋去读,可若是和此文贼讲道理,却是不堪一击。既然道理讲不通,那么就只好用皇爷最擅长的手段,唯有如此,方可解决这个问题。何况他们所牵涉的,乃是谋逆,谋逆者族灭,这是祖宗之法,既有法度,便不可徇私。”
朱棣不由笑道:“可若是诛杀了这样的人,那么后世千千万万的读书人,都要痛骂朕了。”
朱瞻基神色认真地道:“阿舅说过,大破才能大立,历来成大事者,没有不被人骂的,一件事的好坏,应该人有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何须管顾他人非议呢?”
朱棣此时却是看向那人道:“朕孙儿的话,可有道理吗?”
此人脸色惨然,哽咽道:“草民祈陛下饶了草民一命,从此之后,愿……愿为陛下鹰犬。”
朱棣笑了:“现在想做鹰犬,未免太迟了一些。朕孙儿的话,便是朕的话,朕开了这个金口,岂有食言的道理?”
说罢,朱棣道:“此桉,都由孙儿来裁处吧。”
而后,朱棣看向张安世道:“还有何人牵涉此事,锦衣卫从速拿办。”
张安世却是扫了一眼众大臣,随即道:“陛下,有不少人,就在百官之中。”
朱棣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从嘴里蹦出一个字来:“拿!”
“喏。”
一个名录,自张安世的袖里取出。
而后,张安世开始唱名。
张安世的声音很是平稳,却好像是催命符一般。
每点到一人,或有人口呼冤枉,或有人瘫下,也有故作坚强的,只冷冷一笑。
此情此景,对百官而言,好像度日如年一般,时间过得很慢。
一个个人被押起来。
有人大悲,高呼:“陛下,再不敢了。”
又有人道:“是他,是他指使的,臣当时……不过是受人唆使……”
听着这些嘈杂的声音,朱棣只觉得厌倦。
他冷着脸,一双虎目,始终没有去看这些熟悉的面孔。
三十多人,被一个个被点了出来。
校尉们一拥而上,将人按倒在地。
求饶之声不绝于耳。
朱棣最后吩咐道:“记得抄家!”
抛下这句话,朱棣便再不愿多留,干脆地摆驾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