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农具改革,丈量土地!(3/4)
“只不过可惜受限于时代背景,想法又带上了一点僵化。”
“明明有的地方还能做一点改进。”
“就比如犁地的这个尖端,要是再做个铁制破土部件装上去,效率就能再提升很大一段。”
项燕滔滔不绝地在那讲着,项玉月却仿佛在听天书。
终于像是上数学课的差生般,听着听着困意上来了,赶紧岔开话题,把谈话往其他的方向引过去。
“对了对了,那个设立公田的事,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意犹未尽的项燕不满地看了一眼项玉月,大有一种朽木不可雕也的意味在里面。但还是顺从地转移了话题。
“设立公田的事还有些前期准备工作要做,一时还推行不开。”
“哦。”项玉月问道,“还有什么准备没做?”
项燕便回答道:
“首先要丈量土地,国家到底有多少田,必须有个明确的数字,还要明确造册记录在案。”
“其次是各个城市里的灾民返乡。”
“等所有灾民全部安排返乡后要进行人口普查,要明确知道在灾后,每个行政区划里面有多少人口,年龄构成如何,男女比例如何,户口还剩多少。”
“有了这些数据才好方便制定后续的分田方案,人多的县每个人分到的田就相对要少点,人少的县每个人分到的田就相对要多点,要因地制宜。”
“另外还有灾民返乡带来的后续安置工作。”
“很多人的房子在水灾中已经被毁了,他们回去后住宿的问题怎么安排还需要考虑。”
“以及粮食问题,在明年的粮食收成之前,灾民如何吃饭的问题也要考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