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2)
众人一哄而散,又有人紧张地说:“本来还想耍几天好的,没想到这么快出成绩啊。”
萧子翀在黑板上写上“文理”两个大字,他的父亲是语文老师,所以他从小练字,无论是硬笔字还是粉笔字以及毛笔字,都写得还可以,这文理二字,此时更是显得落笔千钧。
写完字,他转过身对着全班同学,说:“刚才郝老师找我去,就是讲分文理班的事。她说,下学期开学就分班,所以,大家这几天回去好好想想,是读理科,还是读文科。意向表,在一周后回校拿成绩单和布置暑假作业时,就交回来。好了,我把意向表发给大家。”
他将意向调查表按照每列的人数发给第一排,由第一排往后传下去。
文理分班,这是大家都心里有数的事,不过,依然在班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拿着表看着,又不断询问周围的人的意向。
国内此时依然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基本上所有学校都重理轻文,M市一中也不例外。
大部分同学都要读理科,而一班之后依然是理科班。
由萧子翀的父亲做语文老师的五六班按照学校安排会做文科班。
卢丹回头对闫然说:“我要去上文科班。”
闫然是感情敏感又念旧的人,他没想过有和自己特别相熟的人要去文科班,没想到卢丹转头就告诉了他这个消息。
闫然很吃惊:“你理科挺好的啊,为什么要去文科?”
卢丹道:“但是我文科更好。再说,我喜欢读文科,之后想学新闻或者文学,以后做记者呀编辑呀作家呀编剧呀,都挺好的。”
闫然没想到她对自己的将来有这么明确的安排,很是佩服地说:“读文科挺好的。”
卢丹笑道:“当然,我的目标可是读北大。”
闫然瞪大了眼,他反正是想也不敢想可以上北大的,不过萧子翀应该可以上,但也许萧子翀这种喜欢理科的逻辑和精确的人会想上清华。
萧子翀发完了意向表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闫然已经在自己的意向表上写上了“理科”,萧子翀也在自己的意向表上写了“理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