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3/4)
大业元年,杨广拜周国公宇文拓为帅,统领三十万大军,对突厥宣战。
他这道旨意一下,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大家承认宇文拓个人武力很强,但个人英雄主义在战场上通用吗?宇文拓不到十三岁,之前又没有真正指挥过任何一场战役,你现在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你是嫌自己当皇帝当得太舒服了吗?
明夕玦用辉煌的战绩,狠狠地扇了所有等着看笑话的人一耳光。
他投军才半年,不可能训练三十万大军,所以他挑出军中精英集训,命令他们都要在短时间内学会读书写字,然后教导他们兵法,并设定一系列奖励机制,至于惩罚……不打军棍,你们只要抄写我拟定的军规就好,否则都去关小黑屋。
仅仅这样还不够,明夕玦结合西汉儒家公羊学派和法家学说,创立了一套言论,第一条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然后他反复给这些精英洗脑,比如国家大义,比如民族气节,比如有国才有家,比如将士的职责是保家卫国,然后明夕玦将这些精英全部委派为军官。于是明夕玦这套言论在军中流传开来,这种略带军国主义色彩的言论向来最有感染力,加上军人自有血性,很快被成功洗脑。连很多在军中世家子弟都觉得振聋发聩,虽然这些言论和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截然相反,想法一时扭转不过来,但他们觉得明夕玦说得很对,思想的天平已经朝这方倾斜。
明夕玦知道的很清楚,要想让那些异族安分,大隋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军队,所以一开始打仗的时候,他带着一丝练兵和试探的意味,隋军和突厥战斗,各有输赢,但总体上隋军还是占了上风。
大业二年初,明夕玦终于展露峥嵘,他率领大军,以伤亡两万余人的代价击溃dōng • tū厥都蓝可汗二十五万精锐,都蓝可汗被俘,明夕玦将dōng • tū厥十七万俘虏和dōng • tū厥大量财宝送往大兴。
黄河水患越来越严重,大兴城也出现过断粮危机,杨广决意迁都。明夕玦的意思很明显,你不是要修建东都洛阳吗?劳动力在这儿,钱也给你,你不许征调百姓,更不许乱用国库。
鉴于要让异族狗咬狗,明夕玦并没有灭亡dōng • tū厥,杨广册封新任dōng • tū厥首领为启民可汗,命他们纳贡称臣,每年至少为大隋提供三千匹战马。
大业二年末,明夕玦攻破西突厥王庭,俘虏十二万精壮劳动力,将之与西突厥所有财富运往大兴,老弱妇孺则并入dōng • tū厥,突厥帝国虽然再度统一,却不复当年辉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