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笼人心刘备收义子 报知遇徐庶荐诸葛二(2/4)
刘备看挽留不住,送出门外,只见司马徽仰天大笑:“好!好!卧龙终遇其主,只可惜不逢其时。”说着飘然而去。
刘备若有所失,但闻司马徽所言,知是前来向自己推荐诸葛亮,顿生感激之意,望着司马徽远去的背影叹说:“真乃隐居贤士。”
目送司马徽良久回来,刘备即令准备厚礼,意欲亲自前往聘请诸葛亮。
却说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出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一八一年)一个官吏之家,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字子贡,曾任泰山郡丞,母亲章氏生三男二女,兄诸葛瑾,字子瑜,弟诸葛均,还有两个姐姐。
诸葛亮并非神童,直到五六岁时,还不会说话,三岁时母亲病逝,父亲辞官回家,见诸葛亮一直不会说话,恐怕成为哑巴,心中担忧,便把他送到附近山上一个道观,请求道长医治。
白发道长问话,诸葛亮只是点头、摇头、用手比划,呜啦呜啦不会说话,遂留观中治疗。
道长自在山中修炼,多得诸葛珪相助,自是精心治疗、照顾,不久诸葛亮病愈,且口齿伶俐,对答如流。
父亲诸葛珪见道长治好了儿子口病,非常高兴,到道观感谢。
道长见诸葛亮一会说话就显得非常聪明可爱,欲收为徒,诸葛珪欣然同意。
从此,诸葛亮就拜道长为师,风雨无阻,日不错影,天天上山求教。
由于诸葛亮聪明好学,专心致志,读书过目不忘,听讲一遍就记住了,倍受道长喜爱,除精心教其识字读书外,还倾心传授天文、地理知识及阴阳八卦、用兵布阵之法。
诸葛亮八岁时,父亲病逝。
三岁丧母,八岁丧父,诸葛亮幼小心灵受到极大创伤,便辞别道长回家帮助兄长诸葛瑾料理家务。
时在江东任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闻兄诸葛珪死讯赶回奔丧,怜兄嫂双亡,侄子、侄女年幼无依,便带往豫章抚养,以尽同胞兄弟之义。
后来,朝廷派遣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豫章太守职务,诸葛玄又带着诸葛亮兄弟姊妹往荆州投靠刘表,诸葛瑾途中走失。
孙权在曲阿的姊婿弘咨遇见诸葛瑾,对其才华感到惊奇,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成为孙权幕宾。
诸葛玄一时找不到诸葛瑾,便带着诸葛亮姐弟至襄阳居住,并做主把大侄女嫁给襄阳望族蒯良的大儿子蒯祺为妻,把二侄女嫁给隐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为妻。
诸葛亮十六岁时,叔父诸葛玄在襄阳卒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