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 白狼山出奇制胜 易州城临终妙算 一(3/4)
在严格治军的曹营帐里,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为,但在偏爱他的曹操眼里,“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在长年征战生涯中,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
每逢军国大事,郭嘉的计策从无失算。
曹操更是对年轻的郭嘉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常对人言“助我成就大业的,必此人也!”打算在平定天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
今见郭嘉年仅三十八岁而卒,曹操亲至灵柩前拜祭,心肠欲裂,不禁痛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疑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怎能使人忘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祭毕,郭嘉左右将郭嘉临终密书呈献给曹操:“此书是郭公临终所书,嘱托我等亲交丞相。并言‘丞相若以书中所言而行,辽东大事可定’。”
曹操拆书看毕,点头嗟叹。
众人都不知道书中所言。
次日,夏侯惇引众将拜见曹操,请求进军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宾服。今袁熙、袁尚又往投靠,必为后患,请求乘其未动,速往征讨,辽东可得。”
曹操笑说:“不烦诸位虎威,数日之后,公孙康自送袁氏兄弟首级来投。”
诸将不知就里,皆不肯信。
且说公孙康,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其父公孙度,字子济,少时随父公孙延因逃避郡吏追捕而迁居玄菟郡(今辽宁抚顺一带),公孙度后来做了玄菟郡吏。
当时玄菟太守公孙琙的儿子公孙豹年方十八岁就夭折了,公孙度幼时也叫公孙豹,又与公孙琙的儿子年龄相仿,公孙琙一见到他,就很喜爱,送他去学习,并为他娶了妻。
稍后朝廷下诏推举有道之士,公孙度与东郡谢弼、东海陈敦一起被举荐担任尚书郎,后来又升任为冀州刺史,但因谣言,旋即被罢免。
初平元年(一九零年),因同乡徐荣是董卓手下的中郎将,被推荐做了辽东太守。
因公孙度是从玄菟郡的小官吏发迹,辽东郡人都很瞧不起他。
在这之前,辽东属国的公孙昭为镇守襄平的县令,他让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
担任伍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