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 杜康有虞造佳酿 张飞山洞娶莺娥 一(2/4)
杜康到十三岁时已文才天纵,武艺精湛,满腹经纶。
杜复小杜康一岁,生得豹头环眼,虎背熊腰,白天也和杜康一起跟着后缗识得几字,怎奈他生性好动,只好习武,不愿学文,杜盘夫妇也不去管他。
杜康、杜复虽性格不同,但却亲如兄弟,情同手足,不分主仆,真可谓“不是同根生,赛过亲弟兄。同师学技艺,一虎伴一龙。”
酋长见杜康渐渐长大,能文善武,想让其经些风雨,见些世面,免得来日不谐世事,难当报仇复国大任。
酋长知道部落所以生存,全靠农耕和牧猎,就叫杜康当一牧正,管理放牧。
杜康带杜复到北山就任,两年间,牛增五百头,马增四百匹,驴增三百五十头,羊增二千二百只,有仍部落上下无不夸赞杜康,酋长夫妇愈加喜爱这个外孙,时常派人将些果酒送至山上。
杜康不肯独享,往往按功劳大小,分赏给众人,深得爱戴。
杜康、杜复将杜盘所授武艺日日练习,并掺以野兽跳跃奔逐之式,其招绝险莫测,还把平时教牧童戏演的阵法贯通拼连起来,创练了四四一十六种阵式。
有诗为证:
龙居深山权牧正,畜牧兴旺功夫增。
十六阵法胸中藏,何愁来日夏不兴。
这日杜康和杜复在月光下演练了一会武术,回到帐中打开酋长刚送来的一坛果酒,撕开火烤羊肉,边吃边喝起来。
喝到兴处,杜复不禁叫道:“这酒好香好甜,不知用什么造的?”
杜康接道:“这是野果所造。”说罢捧坛饮了一大口,不觉沉思起来:野果,野果,难道我是野人?
杜复不住地吃,不住地喝,嘴里还不住地说着。
杜康也不管他,独自走出帐蓬,仰望天穹,大声呼叫:“父亲,你在哪里?”
听到呼喊,杜复走了出来:“俺父不是在家吗!”
杜康突然发疯似地抓住杜复两臂:“你说,我父在哪里?我父在哪里?”
杜复吓得语无伦次:“我也不知。父亲常给我说,你是我的主人,跟着你,侍侯你,报仇,雪恨,复,复什么朝?”
杜康慢慢将杜复松开,暗道;报仇?雪恨?可见父亲已被人害。便回去向母亲问个明白。
后缗十五年血海深仇,亡国之恨,从不忘怀,眼看儿子慢慢长大,胸怀大志,满腹经纶,报仇复国有望,心中好生快慰。
今见儿子半夜回来问起父亲,便一五一十说出真情。
杜康先是流泪不止,慢慢不再流泪,牙齿咬得嘣嘣响:“母亲不要难过。孩儿一向不知父亲何人?今既知之,必报杀父之仇,雪失国之恨。”
杜康告别母亲和杜盘夫妇,仍回北山。
从此,他更潜心于练武布阵,暗地里做着报仇复国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