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3)
这些学子,大多是他记得的,上一世有真才实学,后来也出人头地的。
占了这重生的便宜,他便提前将这批人笼到自己的麾下,待时日成熟,自能派上用场。
之前,萧月白那一卷冤屈录令他看见了声言的威力,这些文人旁的本事或者没有,但一根笔杆子总还是行的。
文心书肆只靠着兰春生和萧月白,远远不够,他还需要更多的人才。
陈博衍十分清楚这些文人的心气儿脾性,尤其是出身寒微又有几分才学的,更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你若上去就送钱物,人大概是不收的且还要以为你是在羞辱他。
陈博衍遂指使兰春生,以文心书肆的名义,时常举办些品书斗诗的集会,并邀约这些文人之中的翘楚参会。
有兰春生和萧竹君的大名作为招牌,这些人便都肯来。每次集会,由兰春生出面,请这些人拿出自己的诗文品鉴,有上乘之作,便由书肆出资买下,刊行发售。
这些人既得了钱财,又能扬名,面子里子俱都全了,何乐而不为这消息渐渐传开,那些文人墨客,囊中羞涩想换些钱钞使用又羞于从事卖力气行当的,亦有不为钱粮所苦只想扬名的,都被吸引过来。
这些人受了益,自然念着文心书肆的好处,而对于那位神秘的书肆主人,也越发的推崇向往起来。
陈博衍却并不打算在此时便挑开自己的身份,他自有安排。
一路无事,回到宫中,尚未脱了衣裳,便有宫人过来传话“皇贵妃娘娘请四皇子过去。”
陈博衍答应着,动身前往长春宫。
到了长春宫,因是母子无需避忌,宫人通传了一声,他便进去了。
淑妃打从被封为皇贵妃,这住处倒是没改,只是额外多添了许多摆件儿装饰下来,长春宫比之以往更显得富丽堂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