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一家人 > 第七十五章 铆接

第七十五章 铆接(3/4)

目录

赵志宽接着说道:“漏气在电焊出现前是不能百分百防止的,但可以将漏气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这就要使用铆接了!”

在赵福祥的印象中铆接是一种十分落后的工艺,他不知道在电焊出现前,所有钢铁的连接都是使用铆接,英国在一战时使用的几万吨的战列舰,也是用过一个个铆钉连接到一起的。

“爸,铆接?明代有人会铆接?”

“当然,你不是给我找来一个铁匠吗,他会修补盔甲,古代的盔甲就是使用的铆接!”

被赵志宽一提醒,赵福祥才想起来,中国古代可没有螺丝,也没有电焊,那些甲叶是如何固定的,不都是通过铆接吗,虽然手法可能与锅炉气缸铆接不一样,但原理都是一样的。

铆接在中国出现的历史很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铆接,不过那时都是使用在金银制品上的,因为金银性软熔点低,所以进行金银加工的时候多使用铆接技术。汉代出现了铁器,汉武帝时期为了大规模装备汉军,所以在盔甲制作上使用了铆接技术,将官带的铁质头盔都是铁片铆接而成。

铆接大规模使用是元代,因为制铁工艺的进步,元代出现了士兵穿戴的棉甲,铁质甲片没有办法固定在相对柔软的棉布上,只能通过铆接使甲片固定,王铁匠因为给官府修理过损坏的甲胄,所以也学会了这种技术。

不过王铁匠会的是最简单的热铆,也就是将熟铁制成的铆钉烧红,穿入两片预先开孔的甲片中,然后用锤子敲打平整就行了。热铆工艺简单,但因为铆钉加热后产生形变,所以铆钉冷却后会与甲片产生一定的空隙,时间长了空隙处就会松动。这种工艺连接两个强度不高的铁质件可以,但要想保持气密性,同时还要保证坚固耐用,就要使用冷铆了。

冷铆优点很多,密封性好,通过高压使铆钉变形,铆柱区域产生大的应力,设备和铆钉之间完全不会发生间隙,强度上也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这种技术很先进,但明代可没有高压冷铆机,没办法赵志宽只好自己做一个。好在赵志宽工科学的不错,将汽车上刹车活塞改造成一个简易冷铆机,虽然压强不足以压制钢制铆钉,但熟铁铆钉还是可以的。

赵志宽通过自己制作的高压冷铆机,终于将王铁匠打制的两个生铁半球连在一起,通过生活试验后,证明了初步可以使用。

听到自己父亲研制的锅炉已经获得了成功,赵福祥来了兴趣,问道:“爸,您研制的锅炉在那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