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幅对联(2/4)
这几天,从巫家寨上游一直延伸到县城几里之下的江面上,都非常热闹。三十六支龙舟队伍,大家都在操练。锣鼓震耳,号子声声,闲着的人在江岸上观看操练的盛景。
即使在城内,人们也被这种氛围带起来,十字街那些担着担子的人,开始售卖粽子、售卖菖蒲。
眼看端阳节到来,龙舟赛牵连到十多个村子,十多条街,王府、驻军、县衙、熟蛮等等,而组织龙舟赛、以及出资奖励的商铺、商会、一些富有人家,甚至居住民也为奖励捐赠了一把铜钱,他们自然为龙舟赛而挂心,操持。
端阳文会也受到大家关注,每一年的端阳文会,都会有好诗词出来,扬文士学子名气,聚拢荆蛮楚地文脉。商家们的子弟是不能参与科考的,但商家背后,谁没有文士名家的照护?
都希望照护自家的文士更上一层楼,文名传扬,彰显,地位便会提升,反过来也会给商户们更多的回护。
县学的夫子们、学政、教授、教谕等也都在忙着准备,敲定端阳文会里品评诗文的前辈、名宿名单,这些人自身必须有名望,学识渊博。周夫子受到委托,再一次往杨家,请右丞相为端阳文会最终评判者。
周夫子也知道,右丞相不会参与这样的文会,甚至杨继业都可能不参与。右丞相到荆蛮楚地这几年,每一年都是再三相请,再三推辞。但县学和其他多方面的人,也知道右丞相在文朝的文名,必须尊重。
祭天是端阳节最严肃的大事,同样也会将荆蛮楚地的名宿请到场,一起参与,才显得庄重、有诚意。官府和王府一起主导这个事情。
整个端阳节里,三个活动的时间其实都安排很恰当,毕竟是百来年的传袭,总结、归纳做到了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