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生命会找到出路(2/4)
把记忆刻在血肉里。
把记忆写录在基因蓝图之上。
地行在刚穿越时,便已经有了设想,后面一次次进行尝试,已然有了结果。
这并非什么困难的技术。
只是,这项技术最大的难点在于——
读取和表达的速度太慢。
还有,可选择的记忆刻录方式太多。
一座高山代表1,一处平地代表0,一处洼地湖泊代表-1,整片大地之上的图景,就是1、0、-1组成的信息。
他无需用常规的方式去刻写记忆,占据海马体、大脑皮层之类地方可怜的一点空间。
他只需要按照密码学最简单的对称参照,设置一套对应的解读方式,优秀的、强大的基因蓝图,就是最好的记忆。
只要没有超越他性能的,更优秀的、能把他的基因蓝图彻底淘汰并消灭干净的另一份基因蓝图,那么,就算是把他的血肉实体消灭殆尽,只要后来有后进者趋同演化出了类似的基因结构,那么,他的记忆就已然再现。
只要这份解读的方法还在,只要有人读取了这份基因蓝图,那么,他的记忆就将再现在这个世界上。
不需要加密,也不需要隐藏。
加密和隐藏,反而是阻断他基因蓝图的扩散。
地行的目光定格在一只只复苏的巢龙身上。
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超过96%,和老鼠的基因相似度也超过80%,纵使是昆虫,也不下于35%。
地行并不知道前世中这类说法的测算标准。
但是,现在,他能够做到的是,只要一只巢龙身上哪怕只携带了他20%的同构基因,一个巢龙分支总共只携带了他50%的同构基因,那么,哪怕他全身血肉物质被尽数消灭干净,他也能够通过读取这些“备份”,重组自己的基因蓝图,复苏过来。
而这套备份系统,最关键的,莫过于“读取”。
如何保证呢?
专门组建一支部队,专门保留这项技术?
生命的本质是适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